中庸鎮(zhèn)夷夏,精祲極天人
出自宋代黃彥平《還自豫章寄謝胡師承公》:
文獻尊皇祖,樞機屬老臣。
中庸鎮(zhèn)夷夏,精祲極天人。
嗣武躬戎服,邊頭亦戰(zhàn)塵。
毋云予小子,家國待經(jīng)綸。
注釋參考
中庸
中庸 (zhōngyōng) 儒家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diào)和折中 the golden mea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論語·雍也》 見“四書”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德才平常;中材 mediare 材能不及中庸。——漢· 賈誼《過秦論》夷夏
(1).夷狄與華夏的并稱。古代常以指 中國 境內(nèi)的各族人民?!吨軙び谝韨鳌罚骸?翼 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 馮君 焉。” 唐 劉禹錫 《賀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澤,副夷夏會同之心?!?明 徐渭 《初入京瞻宮闕》詩:“域中夷夏極,天上帝王家?!?/p>
(2).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內(nèi)地。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p>
精祲
陰陽災(zāi)害之氣。舊謂陰陽相侵為災(zāi)異的征兆。《淮南子·泰族訓(xùn)》:“故國危亡而天文變,世惑亂而虹蜺見,萬物有以相連,精祲有以相蕩也?!?高誘 注:“精祲,氣之侵人者也?!薄稘h書·匡衡傳》:“天人之際,精祲有以相盪。” 顏師古 注:“ 李奇 曰:‘祲,氣也。言天人精氣相動也?!壷^陰陽氣相浸漸以成災(zāi)祥者也?!?宋 蘇軾 《上虢州太守啟》:“精祲盡天人之藴,高明窮性命之微?!?/p>
極天
(1).至天;達于天。語本《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孔叢子·問答》:“今世人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以深淵為名。”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六:“關(guān)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清 王孫晉 《南閩》詩:“久客欲歸去,翻愁行路難。極天圍萬嶺,平地落千灘?!?/p>
(2).指天之極遠處;遠處。 清 姚鼐 《登泰山記》:“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康有為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guān)》詩:“永夜駝鈴傳塞上,極天樹影遞 關(guān) 東。”
(3).滿天,到處。 明 屠隆 《綵毫記·展武相逢》:“遍地烽狼,極天戎馬?!?/p>
黃彥平名句,還自豫章寄謝胡師承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