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吳嘉紀《臨場歌》:
掾豺隸狼,新例臨場;十日東淘,五日南梁。
趨役少遲,場吏大怒;騎馬入草,鞭出灶戶。
東家貰醪,西家割彘;殫力供給,負卻公稅。
后樂前鉦,鬼咤人驚;少年大賈,幣帛將迎。
帛高者止,與笑月下;來日相過,歸比折價。
笞撻未歇,優(yōu)人喧闐;危笠次第,賓客登筵。
堂上高會,門前賣子;鹽丁多言,箠折牙齒。
注釋參考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大賈
大商人?!豆茏印睢罚骸肮蚀筚Z蓄家不得豪奪吾民矣?!薄妒酚洝て綔蕰罚骸叭绱?,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回:“ 蘇 揚 各地之煙花,亦都圖 上海 富商大賈之多,一時買棹而來?!?/p>
幣帛
(1).繒帛。古代用于祭祀、進貢、饋贈的禮物?!赌印ど型小罚骸捌潇牍砩褚病曡?、幣帛,不敢不中度量。”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紙錢》:“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幣帛,事畢則埋之。后代既寳錢貨,遂以錢送死?!?宋 周必大 《二老堂詩話·記趙夢得事》:“幣帛不為服章,而以書字,上帝所禁?!?/p>
(2).泛指財物。《左傳·襄公八年》:“敬共幣帛,以待來者,小國之道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弭訟》:“今可使諸爭婚者,未及同牢,皆聽義絶,而倍還酒禮歸其幣帛?!?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又不曾執(zhí)羔雁邀媒,獻幣帛問肯?!?/p>
將迎
(1).送往迎來?!肚f子·知北游》:“ 顏淵 問乎 仲尼 曰:‘ 回 嘗聞諸夫子曰:‘無有所將,無有所迎。’ 回 敢問其游。’ 仲尼 曰:‘……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負心二十載,於今廢將迎?!?清 吳偉業(yè) 《送舊總憲龔孝升出使廣東》詩:“獨有飄零老 伏生 ,不堪衰白困將迎?!?/p>
(2).迎接。 宋 范成大 《次韻許季韶水鄉(xiāng)席上》:“解慍風來如故舊,催詩雨作要將迎?!?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夫人》:“婦已遣人將迎,遂與俱去?!?/p>
(3).逢迎;迎合?!端螘ば祀紓鳌罚骸暗钍∨f人,多見罪黜,惟 爰 巧於將迎,始終無迕?!?明 歸有光 《王母孫孺人墓志銘》:“祖母性嚴厲,鮮當其意。先母能委曲將迎,常得其懽心。”
(4).將養(yǎng);保養(yǎng)。《列子·湯問》:“不待殺戮而夭,不待將迎而壽?!?/p>
吳嘉紀名句,臨場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