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南山喬木大又高,樹下不可歇陰涼。漢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用刀割取那荊條。姑娘就要出嫁了,趕快喂飽她的馬。
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用刀割取那蔞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趕快喂飽小馬駒。
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注釋
喬木:高大的樹木。
休:息也。指高木無蔭,不能休息。息:此處《韓詩》所載版本作“思”,語助詞,與下文“思”同。
漢:漢水,長江支流之一。
游女:漢水之神,或謂游玩的女子。
江:江水,即長江。
永:水流長也。
方:桴,筏。此處用作動詞,意謂坐木筏渡江。
翹翹(qiáo):本指鳥尾上的長羽,比喻雜草叢生;或以為指高出貌。
錯薪:叢雜的柴草。古代嫁娶必以燎炬為燭,故《詩經(jīng)》嫁娶多以折薪、刈楚為興。
刈(yì):割。楚:灌木名,即牡荊。
歸:嫁也。
秣(mò):喂馬。
蔞(lóu):蔞蒿,也叫白蒿,嫩時可食,老則為薪。
駒(jū):小馬。
漢廣問答
問:《漢廣》的作者是誰?
答:漢廣的作者是佚名
問:漢廣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漢廣是先秦的作品
問:漢廣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
問: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出自 先秦佚名的《漢廣》
問: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的下一句是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漢廣賞析
從結(jié)構(gòu)形式上分析,《漢廣》全篇三章,前一章獨(dú)立,后二章疊詠,同《詩經(jīng)》中其他重章疊句的民歌,似無差異。但從藝術(shù)意境看,三章層層相聯(lián),自有其詩意的內(nèi)在邏輯。可析而為二。
首先,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方氏由此把《漢廣》詩旨概括為“江干樵唱”,否定其戀情詩的實(shí)質(zhì),仍不免迂闊;但見出起興之句暗示了采樵過程,既有文本依據(jù),也是符合勞動經(jīng)驗(yàn)的。
其次,從結(jié)構(gòu)形式看,首章似獨(dú)立于二、三兩章;而從情感表現(xiàn)看,前后部分緊密相聯(lián),細(xì)膩地傳達(dá)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滅,這一曲折復(fù)雜的情感歷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詩篇于此未作明言,對這位青年當(dāng)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讓讀者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無望表達(dá)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zhuǎn)。一般把首句視為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漢有游女,不可求思”置于首位,那么,“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為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gòu)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也表現(xiàn)得更為強(qiáng)烈。當(dāng)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于是由現(xiàn)實(shí)境界轉(zhuǎn)入幻想境界。三、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癡情的幻境:有朝“游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游女”有朝來嫁我,喂飽駒兒把車?yán)?。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xiàn)實(shí)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癡情而執(zhí)著,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復(fù)唱,已是幻境破滅后的長歌當(dāng)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傊?,詩章前后相對獨(dú)立,情感線索卻歷歷可辨。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鐘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愿。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把《漢廣》的詩境概括為“可見而不可求”。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義所謂的“企慕情境”,即表現(xiàn)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yuǎn)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yuǎn)可以向往但永遠(yuǎn)不能到達(dá)的境界?!肚仫L(fēng)·蒹葭》也是刻劃“企慕情境”的佳作,與《漢廣》比較,則顯得一空靈象征,一具體寫實(shí)?!遁筝纭啡獩]有具體的事件、場景,連主人是男是女都難以確指,詩人著意渲染一種追求向往而渺茫難即的意緒?!稘h廣》則相對要具體寫實(shí)得多,有具體的人物形象:樵夫與游女;有細(xì)徽的情感歷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滅;就連“之子于歸”的主觀幻境和“漢廣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寫都是具體的。不為無見。當(dāng)然,空靈象征能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而具體寫實(shí)卻不易作審美的超越。錢鍾書《管錐編》論“企慕情境”這一原型意境,在《詩經(jīng)》中以《秦風(fēng)·蒹葭》為主,而以《周南·漢廣》為輔,其原因或許就在于此。
- 禪人寫真求贊只者赤肉一塊,說甚清奇古怪。平生懶似牛頭,度世憨如布袋。不空而空,無在而在。法法唯心,塵塵三昧。問渠是假是真,兩彩而今一賽。
- 雨夜有懷張季長少卿放翁雖老未忘情,獨(dú)臥山村每自驚。鼎鼎百年如電速,寥寥一笑抵河清。梅初破藟行江路,燈欲成花聽雨聲。正用此時思劇飲,故交零落愴余生。
- 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大山宮,小山霍,欲識山高觀石腳。大波為瀾,小波為淪,欲知水深觀水津。營丘于此意獨(dú)親,杜侯所與復(fù)有人。不見李侯今五載,苦向營丘有余態(tài)。齊紈如雪吳刀裁,小毫束筍縑囊開。經(jīng)營初似云煙合,揮灑忽如風(fēng)雨來。蒼梧泱漭天無日,深巖老樹洪濤入。榛林闇漠猿狖寒,苔蘚侵淫螺蚌濕。紛紛禽散江干沙,有風(fēng)北來吹蒹葭。前洲后渚相隨沒,行子漁人歸徑失。李侯此筆良已奇,我聞李侯家朔垂??绾佣睂幱兄?,曷不南游觀禹穴。梅梁鎖澀萍滿皮,神物變化當(dāng)若斯。元君畫史雖天與,我論絕藝無今古。張顛草書要劍舞,得意可無山水助,他日李侯人益慕。
- 相和歌辭。王昭君圖畫失天真,容華坐誤人。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親。淚點(diǎn)關(guān)山月,衣銷邊塞塵。一聞陽鳥至,思絕漢宮春。
- 和聶儀部明妃曲標(biāo)簽:抒情天山雪后北風(fēng)寒,抱得琵琶馬上彈。曲罷不知青海月,徘徊猶作漢宮看。
-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有嚴(yán)在條,陳彼牲牢??状T其俎,薦此血毛。厥初生民,飲如則然。以燔以炙,伊誰云先。
- 仙佛之孝十首寒山子鍋里爺娘語,寒山太猛生。不妨?xí)r著眼,直是得人驚。
- 次韻良佐歇心歌三首鳥窠看了看蜂窠,才上坡來又下坡。松竹徑中逢野老,芰荷香里唱漁歌。歸來不見香風(fēng)改,老去何愁明月多。況有句文供佈施,僧來也喚作檀那。
- 與趙陳同過歐陽叔弼新治小齋戲作江湖渺故國,風(fēng)雨傾舊廬。東來三十年,愧此一束書。尺椽亦何有,而我??途?。羨君開此室,容膝真有余。拊床琴動搖,弄筆窗明虛。后夜龍作雨,天明雪填渠。(時方禱雨龍祠,作此句時星斗燦然,四更風(fēng)雨大至,明日乃雪。)夢回聞剝啄,誰呼趙陳予。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主孟當(dāng)啖我,玉鱗金尾魚。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籧篨。
- 瀑布飛勢掛岳頂,無時向此傾。玉虹垂地色,銀漢落天聲。萬丈寒云濕,千巖暑氣清。滄浪何足羨,就此濯塵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