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日更來知有幾,攀條莫惜駐征驂
出自宋代歐陽修《去思堂手植雙柳今已成陰因而有感》:
曲欄高柳拂層檐,卻憶初栽映碧潭。
人昔共游今孰在,樹猶如此我何堪。
壯心無復(fù)身從老,世事都銷酒半酣。
后日更來知有幾,攀條莫惜駐征驂。
注釋參考
后日
后日 (hòurì) 日后,今后 henceforth;from now on 后日當(dāng)甚貧?!濉?林覺民《與妻書》攀條
攀引或攀折枝條。《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平原侯植》:“朝游登鳳閣,日暮集華沼。傾柯引弱枝,攀條摘蕙草?!?宋 蘇軾 《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攀條與立新名字,兒女稱呼恐不經(jīng)?!?/p>
征驂
駕車遠(yuǎn)行的馬。亦指旅人遠(yuǎn)行的車。 唐 王勃 《餞韋兵曹》詩:“征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元 劉秉忠 《嶺北道中》詩:“雨霽輕煙鎖翠嵐,五更殘月照征驂。” 明 陸采 《明珠記·巡陵》:“解征驂,投亭堠,一燈孤影照人愁?!?/p>
歐陽修名句,去思堂手植雙柳今已成陰因而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