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流謙《送宣孺攝邑古郫》:
已作來遲遲,又為去猝猝。
奪我佳友生,悵念鬢毛白。
投閑如我宜,君則任繁劇。
臺府有聞知,使子固選擇。
子男古所尊,而此萬家邑。
郵筒即詩筒,簿書有閑日。
迎門爛桃李,畫餅不可食。
況欲分其余,豈捄饞吻濕。
留為別后哂,聊用破孤寂。
數(shù)期還魯疆,指日返趙璧。
注釋參考
遲遲
遲遲 (chíchí) 行動比必要的或有時是想象的更為緩慢,久久不能完成 slow 遲遲得不到結(jié)果 遲緩;拖延時間 delay 遲遲才作出判決猝猝
倉促、匆忙貌。 宋 蘇舜欽 《應(yīng)制科上省使葉道卿書》:“近年賊羌暴逆節(jié),廟堂圖帥西攻,思所以折衝制勝者,惘然乏其人,以至詔書數(shù)下,猝猝求索,而才者未甚出,凡近之器往往入充其選。” 宋 陸游 《步過縣南長橋游南山普寧院》詩:“朝暮有程常猝猝,何因攜酒上嶙峋?!?/p>
李流謙名句,送宣孺攝邑古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