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貫休《春野作五首》:
閑步淺青平綠,流水征車自逐。
誰家挾彈少年,擬打紅衣啄木。
山花雨打盡,滿地如爛錦。
遠(yuǎn)尋鷓鴣雛,拾得一團(tuán)蕈。
大牛苦耕田,乳犢望似泣。
萬事皆天意,綠草頭蕺蕺。
斜陽射破冢,髑髏半出地。
不知誰氏子,獨自作意氣。
牛兒小,牛女少,拋牛沙上斗百草。
鉏隴老人又太老,薄煙漠漠覆桑棗,戴嵩醉后取次掃。
注釋參考
斜陽
斜陽 (xiéyáng)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setting sun破冢
地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南 長江 東岸?!稌x書·文苑傳·顧愷之》:“ 愷之 嘗因假還, 仲堪 特以布帆借之。至 破冢 、遭風(fēng)大敗, 愷之 與 仲堪 牋曰:‘地名 破冢 ,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
髑髏
(1) [dead man's skull;skull of a dead person] 死人的頭蓋骨
莊子之 楚,見髑髏。——《莊子·至樂》
(2) 通常用作危險警告;骷髏
詳細(xì)解釋(1).頭骨。多指死人的頭骨?!肚f子·至樂》:“ 莊子 之 楚 ,見空髑髏。” 三國 魏 曹植 《髑髏說》:“顧見髑髏,塊然獨居?!?宋 蘇軾 《髑髏贊》:“黃沙枯髑髏,本是桃李面?!?/p>
(2).指死人的頭。 唐 杜甫 《戲作花卿歌》:“ 子璋 髑髏血模糊,手提擲還 崔大夫 ?!?清 秋瑾 《紅毛刀歌》:“遭斯刃者凡幾輩?髑髏成羣血涌濤。” 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阿呀!一個髑髏。這是怎的?”參見“ 骷髏 ”。
出地
指被侵奪的土地?!稇?zhàn)國策·魏策三》:“初時 惠王 伐 趙 ,戰(zhàn)勝乎 三梁 ,十萬之軍拔 邯鄲 , 趙氏 不割,而 邯鄲 復(fù)歸。 齊 人攻 燕 ,殺 子之 ,破故國, 燕 不割,而 燕國 復(fù)歸。 燕 趙 之所以國全兵勁,而地不并乎諸侯者,以其能忍難而重出地也?!?/p>
亦作“ 出的 ”。忽地,突然地。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 法聰 出地過,誰人比得他驍果?” 元 尚仲賢 《單鞭奪槊》第三折:“我則見忽地戰(zhàn)馬交,出的棗槊起,颼的鋼鞭重?!?/p>
貫休名句,春野作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