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陽枋《云山避地》:
依山茅屋兩三間,與世相遺盡日間。
背擁藍(lán)屏半天碧,面對參差橫架山。
徑草蒙頭云覆屋,泉甘土肥似盤谷。
劍峰林密杳無邊,綿峽潭深幽莫燭。
有鮮可吃食可茹,康樂和平長自飫。
有時(shí)拂石弄泉聲,有時(shí)策仗登山去。
山中日沈山月出,巖暝林晦總佳適。
平石如臺(tái)倚山隈,淮擬茅間讀叫易。
尚論古人得我心,商傳周姜漢子陵。
好共栽桃艷長春,卻恐漁父來相尋。
注釋參考
如臺(tái)
(1).奈何。怎樣辦;如何處置?!稌摹罚骸敖袢昶湓唬?夏 罪其如臺(tái)?” 孫星衍 疏:“ 史遷 ‘如臺(tái)’作‘奈何’。” 曾運(yùn)乾 正讀:“如臺(tái),奈何也。” 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道》:“ 莊周 、 申 、 韓 不乖寡圣人而漸諸篇,則 顏 氏之子 閔 氏之孫其如臺(tái)?”
(2).奈何。為什么?!稘h書·敘傳下》:“開國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國不專殺。矧乃齊民,作威作惠,如臺(tái)不匡,禮法是謂!”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書十五》:“如臺(tái)猶奈何也。言游俠之徒,以齊民而作威作惠如此,奈何不匡之以禮法也?!?/p>
山隈
山的彎曲處。 晉 潘岳 《楊仲武誄》:“朝濟(jì) 洛川 ,夕次山隈?!?宋 歐陽修 《永州萬石亭》詩:“作詩示同好,為我銘山隈?!?清 洪亮吉 《夜宿茅山元符宮下飲石壇作》詩:“樹杪下石壇,山隈面平麓?!?/p>
陽枋名句,云山避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