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覽祁公五老詩(shī),仍陪三壽燕留司
出自宋代蘇頌《潤(rùn)守修撰見招與左丞王公大夫俞公東園集會(huì)賓》:
曾覽祁公五老詩(shī),仍陪三壽燕留司。
今逢北固開尊日,正似南都命席時(shí)。
喜奉笑言揮麈柄,卻慚衰朽倚瓊枝。
定知此會(huì)人間少,五十年才一再期。
注釋參考
五老
(1).神話傳說中的五星之精。《竹書紀(jì)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qǐng)陪封禪表》:“故得河浮五老,啟赤文於帝期?!?清 吳偉業(yè) 《戲贈(zèng)》詩(shī):“仙家五老話驂鸞,su{1*1}女圖經(jīng)掌上看?!?/p>
(2). 宋 杜衍 、 馮平 、 王渙 、 畢世長(zhǎng) 、 朱貫 等五位老人的合稱。 清 錢謙益 《崇禎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獻(xiàn)公原韻》:“舊德至今傳五老,豐碑何用視三桓?!眳⒁姟?五老會(huì) ”。
(3).見“ 五老峰 ”。
三壽
(1).猶三老?!对?shī)·魯頌·閟宮》:“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毛 傳:“壽,考也?!?馬瑞辰 通釋:“據(jù)下言如岡如陵,是祝其壽考,則壽從傳訓(xùn)考為是??吉q老也,三壽,猶三老也?!薄段倪x·張衡<東京賦>》:“降至尊以訓(xùn)恭,送迎拜乎三壽?!?薛綜 注:“三壽,三老也。言天子尊而養(yǎng)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來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賦》:“奉三壽以勗天下之孝,設(shè)三乏以勸諸侯之風(fēng)?!?/p>
(2).古稱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唐 孔穎達(dá) 疏。后泛指高壽。 唐 張說 《崔訥妻劉氏墓志》:“嗚呼!天道輔仁,人道與順,眷茲大德,不遐三壽,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詞》:“閲世彌三壽,還鄉(xiāng)忽九原。”
留司
唐 人稱分司 東都 洛陽 者為留司。 宋 因之。 唐 高適 《同河南李少尹夜飲遂作春酒歌》:“前年持節(jié)將 楚 兵,去年留司在 東京 ,今年復(fù)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劉開揚(yáng) 箋注:“ 唐 人謂分司 東都 者為留司?!?唐 韓愈 《唐故虞部員外郎張府君墓志銘》:“﹝ 孝權(quán) ﹞遷留司虞部員外郎。” 方崧卿 注:“謂分司 東都 也?!?宋 王禹偁 《太師中書令魏國(guó)公冊(cè)贈(zèng)尚書令挽歌》之八:“曾拜四章辭相府,又陳三表罷留司?!?/p>
蘇頌名句,潤(rùn)守修撰見招與左丞王公大夫俞公東園集會(huì)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