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葛長庚《摸魚兒》:
這身兒、從來業(yè)障。
一生空自勞攘。
生生死死皆如夢,更莫?jiǎng)e生妄想。
沒伎倆。
只管去、天臺雁蕩尋方廣。
幾人不省。
被妻子縈纏,生涯拘束,甘自歸黃壤。
世間事,一斤兩個(gè)八兩。
問誰能去俯仰。
道義重了輕富貴,卻笑輸回來往。
休勉強(qiáng)。
老先生、從來恬淡無妝幌。
一聲長嘯,把拄杖橫肩,草鞋貼腳,四海平如掌。
注釋參考
長嘯
(1).大聲呼叫。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jīng)。” 宋 岳飛 《滿江紅·寫懷》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許地山 《空山靈雨·生》:“它在竹林里長著的時(shí)候,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
(2).撮口發(fā)出悠長清越的聲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論。” 宋 蘇軾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淵明 賦《歸去》,浩歌長嘯老 斜川 。”《群音類選·四節(jié)記·復(fù)游赤壁》:“長嘯若輕狂,振山林谷應(yīng)如璜?!?/p>
(3).鐘之別名。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樂器名》:“鐘,一名為長嘯。”
拄杖
(1).執(zhí)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罚骸笆持ビⅲ嬽啡?,拄杖桂枝佩秋蘭?!?/p>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dāng)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圣僧穴》詩:“四時(shí)樹長書經(jīng)葉,萬歲巖懸拄杖籐?!?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wěn)處據(jù)胡牀?!?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gè)拿拄杖的學(xué)者說?!?/p>
草鞋
草鞋 (cǎoxié) 用稻草或其他長纖維草手工編制的一種簡易鞋 straw sandals貼腳
(1).封建時(shí)代為逃避賦役而以田產(chǎn)偽托他人名下。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非民風(fēng)》:“先是命戶部覈實(shí)天下土田,而 兩浙 富民畏避差役,往往以田產(chǎn)詭寄親鄰佃僕,謂之貼腳詭寄?!?/p>
(2).貼補(bǔ)漕糧運(yùn)輸費(fèi)。 清 李清 《三垣筆記》卷中:“予與 倪少司馬 元璐 寓 淮 ,有客獻(xiàn)議,謂開 登州 某路以通漕運(yùn),可省貼腳銀二百萬兩?!?/p>
(3).方言。謂道路泥濘,泥土黏腳。 李劼人 《da{1~1}波》第二部第二章:“路上泥巴雖然不像昨天濘滑,但也很濕潤,還十分貼腳?!?/p>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尽ぶT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豪放、豁達(dá)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葛長庚名句,摸魚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迷霧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