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倒石屢易,文字免缺錯
出自宋代賈黯《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古郡襄水陽,群山繞郛郭。
其間峴首者,羊公最所樂。
登臨見洲渚,氣象真磅礴。
公乎既已沒,高碑此鑱鑿。
廟食有遺像,當(dāng)時盛丹雘。
到今僅千載,碑廟皆頹落。
喬木荒榛間,廟址存依約。
碑倒石屢易,文字免缺錯。
我侯至之初,亭廟皆新作。
為詩道其意,風(fēng)化思所托。
侯慕羊公心,仁政及物博。
將見襄陽治,與古相侔若。
注釋參考
文字
文字 (wénzì)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在“瑯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script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墩f文解字?jǐn)ⅰ? 文章;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順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書;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賈黯名句,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