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孫起卿《江纂墓碑》:
家有占冢碑,近自田家獲。
藏之五六年,未甚見省錄。
古苔侵文理,封結(jié)殆莫識(shí)。
偶然嗟其窮,一一為磨剔。
始若漫無文,細(xì)尋適可讀。
文云晉江纂,長夜垂茲刻。
貞石殊不用,塊然但埏埴。
合葬無別銘,背面書反覆。
一字不涉華,本枝記明白。
二父遂兼書,于逌乃宗嫡。
考諸晉史篇,真是小出入。
字畫亦險(xiǎn)勁,然不類鐫斲。
漢魏尚豐碑,茲獨(dú)何褊迫。
豈時(shí)丁喪亂,不暇如品式。
于時(shí)義熙季,處次實(shí)庚戌。
五胡剖中原,典午竄南極。
茍簡理宜爾,寧詒不孝責(zé)。
審訂既照然,疑去喜自適。
歷年七百余,瞥爾駒過隙。
名節(jié)茍不傳,埃化先瓦石。
寘茲當(dāng)眼前,用代銘幾席。
注釋參考
貞石
堅(jiān)石。亦作碑石的美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勝幡西振,貞石南刊?!?宋 王禹偁 《刻石為丘行恭贊序》:“ 貞觀 中,思念功臣,追琢貞石,具人馬之狀,立陵闕之前,以勸后人,垂之不朽?!?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敢契貞石,以勵(lì)后昆?!?/p>
不用
不用 (bùyòng) 用不著,不必 need not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塊然
(1).孤獨(dú)貌;獨(dú)處貌。《荀子·君道》:“塊然獨(dú)坐而天下從之如一體。” 唐 李德裕 《題奇石》詩:“塊然天地間,自是孤生者?!?宋 楊萬里 《感秋》詩之四:“掩卷卻孤坐,塊然與誰語?”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兀坐秋樹根,塊然無與伍?!?/p>
(2).木然無知貌?!肚f子·應(yīng)帝王》:“於事無與親,彫琢復(fù)樸,塊然獨(dú)以其形立?!?成玄英 疏:“塊然,無情之貌也?!?明 張居正 《葬地論》:“若體魄,塊然無知,與土石等耳,雖得吉地,豈能使之通靈乎?” 清 陳確 《葬書·與同社書》:“而一人之身,榮瘁殊遭,則善惡頓易,雖百其口,何以自明?矧茲塊然者,復(fù)焉能分解?”
(3).安然?!斗Y梁傳·僖公五年》:“王世子,子也,塊然受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 楊士勛 疏引 徐邈 曰:“塊然,安然也?!?漢 陸賈 《新語·至德》:“是以君子之為治也,塊然若無事,寂然若無聲。”《舊唐書·良吏傳下·呂諲》:“ 諲 性謹(jǐn)守,勤於吏職,雖同僚追賞,而塊然視事,不離案簿?!?/p>
(4).形容具體、真切。
(5).猶魁然。形容高大。 清 沉謙 《引聲歌》:“形體塊然,神明所寄。”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chuàng)民主政體》:“是雖塊然七尺之軀乎?而其能力之弱,則與未成年者相差無幾?!?/p>
埏埴
(1).和泥制作陶器?!独献印罚骸佰镗詾槠鳎?dāng)其無,有器之用。” 河上公 注:“埏,和也;埴,土也。謂和土以為器也?!?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鑄金為鋤,埏埴為器。”
(2).陶器。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無當(dāng)之玉盌,不如全用之埏埴;寸裂之錦黻,未若堅(jiān)完之韋布?!?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水北胡氏園》:“因岸穿二土室,深百餘尺,堅(jiān)完如埏埴,開軒窗其前以臨水上?!?清 趙翼 《報(bào)恩寺塔二十四韻》:“輪蹄 精衛(wèi) 運(yùn),埏埴 女媧 摶。”
(3).陶冶;培育。 晉 潘岳 《西征賦》:“土無常俗,而教育定式,上之遷下,均之埏埴。”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啟》:“遂使慶鐘末路,福逮今辰,既預(yù)門墻,仍從埏埴,宛得御車之便,無煩擁篲之勞?!?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四:“他如木犀、山礬、素馨、茉莉、其香之清婉,皆不出蘭芷下,而自 唐 以前,墨客槧人,曾未有一語及之者,何也? 游成之 曰:‘一氣埏埴,孰測端倪,烏知古所無者,今不新出,而昔常見者,后不變滅哉?’” 清 馮桂芬 《上林少穆師書》:“某菰蘆末士,塵露下資,藐是疎蕪,渥蒙埏埴?!?/p>
孫起卿名句,江纂墓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