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蒲塞饌分香積,優(yōu)缽羅花散道場
出自宋代陸游《舊在成都初春無事日訪昭覺保褔正{1|1}法諸剎甚可》:
憶在西川集寶坊,幅巾蕭散日初長。
伊蒲塞饌分香積,優(yōu)缽羅花散道場。
客路逢春增感慨,舊游回首已微涼。
新晴強作尋幽計,有底文書作許忙?
注釋參考
伊蒲塞
梵語優(yōu)婆塞Upāsaka的異譯。指在家受五戒的男性佛教徒。又稱鄔波索迦。 宋 趙叔向 《肯綮錄·伊蒲塞非素饌》:“《東漢楚王英傳》:‘詔還縑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當時用梵語已可笑,后人引見直以為素饌,尤非也。今講僧以伊蒲塞為近住男也?!?/p>
香積
(1).佛號。
(2).指佛國、佛寺。 唐 劉長卿 《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詩:“早晚來香積,何人住 沃洲 ?” 清 吳偉業(yè) 《過中峰禮蒼公塔》詩之二:“鳥啼香積散,花落影堂孤。”
(3).指僧道的飯食。 宋 范成大 《老陳道人自云夢被召作地上主者又常受一貴家供祝之曰他日必來吾家作兒戲贈小頌》詩:“幸有千門香積供,不如隨喜去羅齋?!?宋 陸游 《病中遣懷》詩:“菘芥煮羹甘勝蜜,稻粱炊飯滑如珠。上方香積寧過此?慚愧天公養(yǎng)病夫?!?/p>
(4).香積廚的省稱?!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澳巧溃骸纳绞匠W?,都可隨喜;況長老東土神僧,但得供養(yǎng),幸甚。’ 三藏 謝了,隨即喚他三人同行。過了迴廊香積,徑入方丈?!?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又何苦費時日,喪精神,勞僕夫之筋骨,減香積之法食,而登降上下為耶?”
優(yōu)缽羅
植物名。梵語。又譯為烏缽羅、漚缽羅、優(yōu)缽剌。即青蓮花。多產(chǎn)于 天竺 ,其花香潔。《百喻經(jīng)·貧人作鴛鴦鳴喻》:“昔外國節(jié)法慶之日,一切婦女,盡持優(yōu)鉢羅華以為鬘飾?!?唐 岑參 《優(yōu)缽羅花歌》序:“ 參 嘗讀佛經(jīng),聞有優(yōu)鉢羅花,目所未見。 天寳 景申歲…… 交河 小吏有獻此花者,云得之於 天山 之南?!?元 張可久 《折桂令·惠山趙蒙泉小隱》曲:“白云外 龐居士 家,錦池中優(yōu)鉢羅花?!?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三:“癸未夏,得《陳子昂文集》十卷,猶是故物,然如優(yōu)鉢羅花,偶一見耳?!眳㈤啞独m(xù)一切經(jīng)音義》卷一。
道場
道場 (dàochǎng)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場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Taoist or Buddhist rites (performed to save the souls of the dead);place where the Taoist or Buddhist rites are performed陸游名句,舊在成都初春無事日訪昭覺保褔正法諸剎甚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易家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