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萬里《豫章光華館苦雨》:
阻水水不退,苦雨雨不收。
天不遣人行,我豈愿此留。
客閑亦何娛,勝踐或銷憂。
西山天下奇,東湖塵外幽。
駕言欲一往,雨濕且復(fù)休。
懷哉滕玉閣,咫尺城南陬。
舉武便可至,登臨亦無由。
平陸幻成海,高屋瞬失樓。
南浦水正長(zhǎng),何時(shí)放歸舟。
注釋參考
駕言
(1).駕,乘車;言,語助詞。語本《詩·邶風(fēng)·泉水》:“駕言出游,以寫我憂?!焙笥靡灾复鲇?,出行。 三國(guó)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一:“駕言發(fā) 魏 都,南向望 吹臺(tái)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 鄭澤 《贈(zèng)鈍根游海上》詩:“長(zhǎng)帆翼金風(fēng),駕言拾海月?!?/p>
(2).傳言;托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石經(jīng)淪缺,存半毀幾;駕言永久,諒用憮焉?!?明 文秉 《先撥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無方無製之藥,駕言金丹,夕進(jìn)御而朝賓天?!?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然一旦成此大釁者,良由降虜 哱拜 久懷異圖,駕言云云?!?清 蒲松齡 《上孫給諫書》:“凡以膚受來愬者,直笑曰,我不曾目見;有駕言毀駡主翁者,直笑曰,我不曾耳聞?!?/p>
一往
(1).一去。亦為“死亡”的婉辭。 三國(guó) 魏 曹植 《贈(zèng)白馬王彪》詩之五:“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 元 方回 《武林書事》詩之四:“公田坐謫 魏 京兆 ,一往不招江上魂。” 清 章學(xué)誠(chéng) 《文史通義·文德》:“心虛難恃,氣浮易弛,主敬者,隨時(shí)檢攝於心氣之間,而謹(jǐn)防其一往不收之流弊也?!?/p>
(2).猶一向。 晉 曹毗 《對(duì)儒》:“是以迷粗者循一往之智,狷介者守一方之矯,豈知火林之蔚炎柯,冰津之擢陽草!”《新唐書·狄仁杰傳》:“ 山東 之人重氣,一往死不為悔。”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后記》:“﹝ 趙士楨 ﹞興味闌珊,絶無平昔造鳥銃、議車陣、議屯田一往豪氣?!?黃節(jié) 《陳先生集記》:“顧茲一往相從意,益嘆於今后死難?!?/p>
(3).一時(shí)。 宋 蘇軾 《沉香山子賦》:“幸置此於幾席,養(yǎng)幽芳於帨帉,無一往之發(fā)烈,有無窮之氤氳。”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下:“經(jīng)生家析《鹿鳴》、《嘉魚》為群,《柏舟》、《小弁》為怨,小人一往之喜怒耳,何足以言詩。”
(4).一行,指奔走一次。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 知章 學(xué)士,此一往何來?”
(5).一概;一律。 章炳麟 《國(guó)故論衡·文學(xué)總略》:“又學(xué)説者,非一往不可感人。”
雨濕
亦作“ 雨溼 ”。指陰雨天。 晉 王羲之 《雜帖四》:“月半,念足下,窮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溼,體氣各何如?” 唐 杜甫 《兵車行》:“新鬼煩寃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仇兆鰲 注:“ 后漢 陳寵 為太守, 洛陽城 每陰雨常有哭聲?!币槐咀鳌?雨溼 ”。
且復(fù)
猶言姑且再?!肚f子·應(yīng)帝王》:“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fù)相之。”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fù)還其私?!?宋 陸游 《十月八日九日連夕雷雨》詩:“牽蘿且復(fù)補(bǔ)茅屋,飯豆何妨羹芋魁?!?明 劉基 《劉宗文菜窩遣興》詩:“且復(fù)擷其蔬,獨(dú)酌慰衰晚。”
楊萬里名句,豫章光華館苦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放下堆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