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予本疏放士,瑼來非外矯
出自唐代李益《自朔方還與鄭式瞻崔稱鄭子周岑贊同會法云寺》:
暑予本疏放士,瑼來非外矯。
誤落邊塵中,愛山見山少。
始投清涼宇,門值煙岫表。
參差互明滅,彩翠竟昏曉。
泠泠遠風來,過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彥,襟曠去煩擾。
游川出潛魚,息陰倦飛鳥。
徇物不可窮,唯于此心了。
注釋參考
放士
被放逐的人?!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 柜山 ﹞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十二:“鵃鵝見城邑,其國有放士?!?逯欽立 注:“放士,被放逐的人士。” 清 宋犖 《<明遺民詩>序》:“又豈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鮮民皆奏《清廟》之音,而不為《黍離》《板》《蕩》之詠也哉?”
李益名句,自朔方還與鄭式瞻崔稱鄭子周岑贊同會法云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