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項安世《頭顱四十月感》:
學古光陰惜寸分,濟時心膽慕華勛。
少年有意不稱意,暮景欲云何所云。
行矣未能真不惑,歸與長恐遂無聞。
朝來不敢看清鏡,怕有輕霜下碧云。
注釋參考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有意
有意 (yǒuyì) 故意 purposely;deliberately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有心思 have a mind to;be disposed to 有意幫忙不稱
(1).不相稱;不相副。《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鄭玄 箋:“不稱者,言德薄而服尊?!薄妒酚洝の牡郾炯o》:“﹝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廟樂不稱,朕甚懼焉。其為 孝文皇帝 廟為昭德之舞。” 晉 陸機 《文賦》:“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薄抖膛陌阁@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淺薄,不稱將軍任使,豈敢推辭?!?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之二:“十載畫 瀟湘 ,不稱 瀟湘 月?!?/p>
(2).不勝任;不稱職?!妒酚洝庮H藺相如列傳》:“ 括 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漢書·宣帝紀》:“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稱,四方黎民將何仰哉!”《金史·章宗紀四》:“近制以鎮(zhèn)靜而知大體為稱職,苛細而闇於大體為不稱?!?/p>
(1).不顯揚。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歷選列辟,以迄於 秦 ……紛綸威蕤,湮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shù)?!?三國 吳 韋昭 《博弈論》:“蓋君子恥當年而功不立,疾沒世而名不稱?!?/p>
(2).不稱道。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今足下不稱 楚王 之德厚,而盛推 云夢 以為高……竊為足下不取也?!?/p>
(3).不名;不叫做?!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
暮景
暮景 (mùjǐng) 傍晚的景色 dusk scene 比喻人晚年時的景況 old age situation云何
(1).為何,為什么。《詩·唐風·揚之水》:“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先公勛業(yè)如是,君作《東征賦》,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峽石》詩:“云何清淑氣,孕此詭譎跡?”
(2).如何;怎么辦;怎么樣?!妒酚洝に抉R穰苴列傳》:“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對曰:‘當斬。’”《后漢書·班勇傳》:“今立副校尉,何以為便?又置長吏屯 樓蘭 ,利害云何?”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心通豈復問云何,印可聊須答如是?!?魯迅 《朝花夕拾·后記》:“上面并無題字,不知宣傳者于意云何?!?/p>
項安世名句,頭顱四十月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