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高適《贈別沈四逸人》:
沈侯琴未可測,琴其況信浮琴沉。
十載常獨(dú)坐,幾人知此心。
乘舟蹈滄海,買劍投黃金。
世務(wù)不足煩,有田西山岑。
我來遇知己,遂得開清襟。
何意閫閾間,沛然江海深。
疾風(fēng)掃秋樹,濮上多鳴砧。
耿耿尊琴前,聊雁飛愁音。
平生重離別,感激對孤琴。
注釋參考
遇知
受到賞識。 唐 韓愈 《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子之遇知於 盧公 ,真所謂知己者也。” 宋 佛印 《致蘇東坡書》:“嘗讀 退之 《送李愿歸盤谷序》, 愿 不遇知於主上者,猶能坐茂樹以終日?!?/p>
清襟
潔凈的衣襟。引申為高潔的胸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 粲 答詩曰:‘老夫亦何寄,之子照清襟。’” 清 杜甫 《移居gong{1*1}安敬贈衛(wèi)大郎鈞》詩:“雅量涵高遠(yuǎn),清襟照等夷?!?明 楊慎 《寄許玉林》詩:“懸車未華髮,解佩晏清襟?!?/p>
高適名句,贈別沈四逸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