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酒客難,莫顧尚書期
出自宋代梅堯臣《次韻和劉原甫游樂郊贈同游》:
積歲阻顏色,何以慰我思。
聞初游樂郊,頗慕登望詩。
下車未幾日,倏見白露滋。
月弦不常滿,星畢屢已離。
幸無風(fēng)雨晦,時從寮寀嬉。
大喜酒客難,莫顧尚書期。
獨守詩書愚,未悟朝夕疲。
引領(lǐng)君子風(fēng),東首自忘移。
但當(dāng)觀魚鳥,辟去旄與麾。
優(yōu)悠民亦康,何必苦吏為。
注釋參考
大喜
大喜 (dàxǐ) 祝賀別人喜事之詞 warm congratulations 大喜 (dàxǐ) 充滿了巨大的喜悅 overjoy;great rejoicing酒客
好飲酒的人。亦指酒店或宴會中的客人。《漢書·游俠傳·陳遵》:“先是黃門郎 揚雄 作《酒箴》以諷諫 成帝 ,其文為酒客難法度士?!?唐 李白 《尋魯城北范居士見范置酒摘蒼耳作》詩:“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梨。” 魯迅 《吶喊·阿Q正傳》:“古人云:‘士別三日,便當(dāng)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顯出一種疑而且敬的形態(tài)來?!?/p>
尚書
尚書 (Shàngshū) 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尚”即“上”,《尚書》意即上古之書。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去的,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等。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用當(dāng)時通行文字書寫,即《今文尚書》。另有相傳漢武帝時在孔丘住屋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文尚書》,已佚。東晉梅賾(一作梅頤、枚頤)又偽造《古文尚書》。后來《十三經(jīng)》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書》與梅氏偽書的合編,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至清漸成定論。今文各篇內(nèi)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盤庚》反映商代奴隸社會的情況、《禹貢》記述戰(zhàn)國時黃河、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書 (shàngshū) 中國古代官名。執(zhí)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quán),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后各朝均有設(shè)置,清代相沿不改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龂瘛?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逗鬂h書·張衡傳》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minist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兵部尚書梅堯臣名句,次韻和劉原甫游樂郊贈同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E寵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