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十疊》:
花離京洛緇塵少,詩到齊梁綺語多。
老子七言雖淡泊,不曾一字犯陰何。
注釋參考
老子
老子 (Lǎozǐ)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后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rèn)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產(chǎn)生整個物質(zhì)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rèn)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zhuǎn)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lǎozi)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I;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七言
(1).指七字詩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六言七言,雜出《詩》、《騷》?!薄端鍟ひ魳分旧稀罚骸啊缎柩拧?,八曲,七言?!?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為限,行立構(gòu)思……十六對中取七言三聯(lián),五言三聯(lián)。”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凡七言多上四字相連,而下三字足之?!?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于到七言。”
(2).指七言詩。《漢書·東方朔傳》:“ 朔 之文辭,此二篇最善。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 向 所録 朔 書具是矣?!?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八言、七言詩,各有上下篇?!薄蛾悤そ倐鳌罚骸昂脤W(xué),能屬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體》:“七言起於 漢武 柏梁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不知 唐 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體工,不必再工近體也?!?/p>
淡泊
淡泊 (dànbó) 對于名利淡漠,不看重 not seek fame and wealth 實淡泊而寡欲兮?!苤病断s賦》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T葛亮《誡子書》 家道清貧 poor 家私產(chǎn)業(yè),仍是祖宗流傳的,甚是淡泊?!稐冭婚e評—明珠緣》不曾
不曾 (bùcéng) 沒有,從來就沒有 never 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 亦作“未曾”一字
(1).一個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故善為文者,富于萬篇,貧于一字?!?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p>
(2).謂同一個字?!蹲髠鳌べ夜迥辍贰扒С巳ァ?清 阮元 《??庇洝罚骸?惠士奇 云:《上林賦》‘江河為阹’注云:‘遮禽獸為阹?!r’即‘去’,實一字?!?/p>
(3).指一種字體。 漢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jīng)書,系 蔡邕 以隸書書寫。后因取別于 魏 正始 之三體石經(jīng),稱“一字石經(jīng)”,或“鴻都石經(jīng)”、“今字石經(jīng)”。見《隋書·經(jīng)籍志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馀錄·一字三字石經(jīng)》:“ 蔡中郎 所書,祇有隸體。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隸三體。 漢 刻本無一字之名, 魏 晉 而下,稱 漢 刻為一字,取別于 魏 之三字耳?!?/p>
(4).另一個別名。 明 黃宗羲 《宋元學(xué)案·紫薇學(xué)案》:“﹝ 紫薇 門人﹞ 林之奇 ,字 少穎 ,一字 拙齋 ?!?/p>
(5).指簡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陳師道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詩之三:“因聲問何如?胡不枉一字?!?明 李贄 《感事二絕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 黃州 ?!?/p>
(6).謂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詩:“輕衫細(xì)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唐 吳融 《新雁》詩:“數(shù)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p>
(7).京劇髯口之一種。 蘇少卿 《平劇手冊·髯口》:“一字,滿口之須而短只寸許者。白一字, 五臺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魯智深 等用;紅一字, 典韋 等用。”
(8).中藥量名?!夺t(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風(fēng)散:亦腳蜈蚣(炙)半條……麝香一字,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diào)下?!?/p>
陰何
南朝 梁 詩人 何遜 和 陳 詩人 陰鏗 的并稱。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熟知二 謝 將能事,頗學(xué) 陰 何 苦用心?!?唐 殷堯藩 《酬雍秀才》詩之二:“興來聊賦詠,清婉逼 陰 何 ?!?宋 辛棄疾 《西江月·和趙晉臣敷數(shù)文賦秋水瀑泉》詞:“詩在 陰 何 側(cè)畔,字居 羅 趙 前頭。”
劉克莊名句,十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