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鳳《題鄭氏義門》:
人愛渭水清,畢竟河流渾。
不知黃虞世,何處覓旌門。
旌門縱百世,豈能外彝倫。
祗因風(fēng)氣漓,遂表為義民。
麟溪有寒泉,西流類拖紳。
泉聲遍塞耳,亂卻牝雞晨。
夜帳潑煙黑,秋缸吐火紅。
六世孝友家,元屬書聲中。
爛銀鋪?zhàn)靼?,綽楔何崔崔。
戶神似相語,莫遣阿奴來。
人心一遭蠱,五官皆作魔。
不賡斯干詩(shī),卻聽燃萁歌。
兄弟本一氣,為利分汝?duì)枴?br>借問嗜利人,千載得不死。
鴟鸮巢滿林,何地不感惻。
若非慈烏啼,血淚收不得。
我身親乃有,況此身此物。
世人果何思,肝膽每相賊。
當(dāng)年朱兩轓,回首血在頤。
爭(zhēng)如義門鬼,千載不餒而。
何人非楊椿,如椿能幾我。
只緣本心死,所以有緇磷。
大樹大十圍,枝葉日敷蕃。
愿培百尺土,庇此千歲根。
注釋參考
大樹
指 東漢 馮異 。《舊五代史·世襲傳一·李茂貞》:“但御軍整眾,都無紀(jì)律,當(dāng)食則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內(nèi)外持管鑰者,亦呼為司空太保,與夫 細(xì)柳 、 大樹 之威名,蓋相遠(yuǎn)矣?!眳⒁姟?大樹將軍 ”。
十圍
(1).亦作“ 十韋 ”。形容粗大。《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夫十圍之木,始生而蘗,足可搔而絶,手可擢而拔?!?張銑 注:“十圍,言大也?!薄稘h書·成帝紀(jì)》:“是日大風(fēng),拔 甘泉 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顏師古 注:“韋與圍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庾子嵩 長(zhǎng)不滿七尺,腰帶十圍。” 宋 路振 《九國(guó)志·吳志·張訓(xùn)》:“身長(zhǎng)八尺餘,腰帶十圍?!?清 金農(nóng) 《秋雨坐槐樹下書懷》詩(shī):“階前老槐十圍大,碧羅張繖高厭厭?!卑?,圍的長(zhǎng)度,有一抱或徑尺為圍及一圍等于三寸、五寸等說。
(2).謂兵力十倍于敵,則可圍之。參見“ 十圍五攻 ”。
枝葉
枝葉 (zhīyè) 枝條和樹葉 branches and leaves 那棵大樹枝葉茂盛 比喻瑣碎的言辭或情節(jié) minor details 子孫 offspring 喻同宗旁支 collateral branch (of a family) 強(qiáng)本干,弱枝葉方鳳名句,題鄭氏義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