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若是野干逐法王,未曾舉步早郎當(dāng)。
貴價精神賤價用,渠露全身汝急忙。
注釋參考
若是
若是 (ruòshì) ——一般用在偏正復(fù)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shè),相當(dāng)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yīng) if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并不敢怨悵?!端疂G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野干
獸名。 唐 玄應(yīng) 《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二四:“野干,梵言‘悉伽羅’。形色青黃,如狗羣行,夜鳴,聲如狼也。字有作‘射干’。”《百喻經(jīng)·野干為折枝所打喻》:“譬如野干,在于樹下,風(fēng)吹枝折,墮其脊上,即欲閉目,不欲看樹,捨棄而走。”《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狀似被趁野干,遂使狂夫莨菪。” 清 錢謙益 《<紫柏尊者別集>序》:“人之云亡,法燈熄矣,魚鰍翔舞,而野干號呼矣?!眳⒁姟?射2干 ”。
法王
(1).佛教對 釋迦牟尼 的尊稱。亦借指高僧?!斗ㄈA經(jīng)·譬喻品》:“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宋 蘇軾 《贈虔州慈云寺鑒老》詩:“卻須重説圓通偈,千眼薰籠是法王?!?清 金農(nóng) 《得宋高僧手寫<涅槃經(jīng)>殘本即題其后》詩:“法王力大書體肥,肯落人間寒與饑。”
(2). 元 明 等朝授予紅教喇嘛首領(lǐng)的封號。 元世祖 至元 七年封薩迦派首領(lǐng) 八思巴 為大寶法王。 明 朝分封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的上層喇嘛為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吳晗 《朱元璋傳》第四章二:“ 明 朝繼承 元 朝的制度,設(shè)立了軍事統(tǒng)治機構(gòu),并封其長老為國師、法王,令其撫治人民,定期朝貢。”
(3).指天主教教皇。 魯迅 《墳·人之歷史》:“ 羅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學(xué)者之口?!?/p>
未曾
未曾 (wèicéng) 不曾 have not 臣未曾聞也?!稇?zhàn)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舉步
舉步 (jǔbù) 邁步;走路 step forward郎當(dāng)
郎當(dāng) (lángdāng) 見“鋃鐺” 郎當(dāng) (lángdāng) 破敗;紊亂 ruined;disorder 郎當(dāng)屋舍勿人修。——《景德傳燈錄·如敏禪師》 不合身;不整齊 (of clothes) unfit 吊兒郎當(dāng) 狼狽、頹廢的樣子 dejected;dispirited 看他成天郎里郎當(dāng)?shù)?好像碰到閻王了似的 圣恩未報,一病郎當(dāng)?!鳌?湯顯祖《邯鄲記》 形容不成器 good for nothing;worthless 長大 long and big;loose 鮑老當(dāng)筵笑 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dāng),若教 鮑老當(dāng)筵舞,轉(zhuǎn)更郎當(dāng)舞袖長?!?宋· 楊大年《傀儡》釋印肅名句,頌證道歌證道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時間方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