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又來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騎馬默默垂鞭徐行,心緒沉沉惝恍迷離,在無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無邊已了無生趣。大雁遠去關(guān)塞遙遠。
天涯羈旅之苦卻也無妨,只可恨那西風吹散吹滅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夢。明天,行程還在延續(xù),乍寒的新雨打濕衣衫,更覺凄冷孤單。
注釋
綠楊曾折:古人在送別時,有折柳枝相贈的習俗。
不語垂鞭:引用唐溫庭筠《曉別》詩:“上陽宮里鐘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垂鞭,放馬慢行。
衰(shuāi)草:指秋天的草。
意緒:心緒;心情。南齊王融《詠琵琶》:“絲中傳意緒,花里寄春情?!?br />蕭關(guān):關(guān)口名。在今甘肅平?jīng)隹h,古為西北邊地要塞。
行役(yì):指因公務而長期在外跋涉。
成今古:謂今與古距離遙遠,實為感嘆光陰易逝。
幾許:多少。
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問答
問:《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的作者是誰?
答: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的作者是納蘭性德
問: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是清代的作品
問: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出自 清代納蘭性德的《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問: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的下一句是 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guān)去。
問:出自納蘭性德的名句有哪些?
答:納蘭性德名句大全
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賞析
這首詞寫羈旅在外,路過舊日與親友分別的地方,而引起的惆悵之情。上片重在寫景,下片重在抒情,然而又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先看首句,“又到綠楊曾折處”,詩人不直陳痛楚,而將其深隱于“綠楊”依依之中,這種隱忍使情意又深了一層。更重要的是,一個“又”一個“曾”,完成了時空上的移位與重疊。故地重游,綠楊依舊,一如當初折柳相望、依依不舍之時(因“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時有折柳相送的習俗)——誰料如今物是人非,竟只剩下自己孤獨漫游。昨天——今天,兩個既同又異,亦幻亦真的片斷,彼此交疊,詩句便多了一層深婉迷離的意趣。這種不經(jīng)意(這種不經(jīng)意的寫法必定經(jīng)過詩人精妙的提煉才不露斧痕)營造的時空上的錯亂,近乎幻覺,也接近了思念的極致。試想一下,若不是最深沉最痛切的思念又怎么令人如此恍惚、迷惘。
承接首句,“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鋪而下,其實布局精巧?!安徽Z”承接首句的惝恍迷離的狀態(tài),而“垂鞭”已將詩人的思緒引回到現(xiàn)實之中?!按贡蕖币庵冈娙诵木w沉重,縱馬緩行。馬足所及,又輕輕勾連“踏遍”一句。從時間上看,這兩句完成了從“昨”到“今”的交接,回憶轉(zhuǎn)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現(xiàn)實、意念成灰的自己;而從空間上看,這兩句將思緒由“折柳處”引向了“衰草連天”更為廣褒的空間。于是詩人在現(xiàn)實中痛感自己的孤單無依,也不得不面對無邊無際的“清秋”“衰草”,無力地抵擋著秋意凄涼的侵蝕。意猶未盡,“雁聲”又將秋意帶到“蕭關(guān)”更遙遠的地域;一個“遠”字,令愁情綿延不盡。 下片的“天涯”收結(jié)了上文,也極言“行役”之遙遠之漫長。分明苦不堪言,偏偏還說“不恨”,翻出新意,更為后文“只恨西風”伏筆——原來還有可恨之事甚于“天涯行役”之苦。[5]
“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出語新巧、奇警,含意蘊藉、深長?!按祲簟敝f不是首創(chuàng),較早見于南朝民歌《西洲曲》:“南風吹我意,吹夢到西洲”。但兩者各盡其妙,并不雷同。風吹夢,本來給人以無限迷朦、無盡悵惘的意味,由典故中的熏暖的“南風”變?yōu)榭珊薜摹拔黠L”,卻陡增了幾分凌厲、殘酷的意味。如果說南風是傳遞愛情的浪漫信使,為何西風卻要一下子將美夢吹散吹滅?只因詩人所要抒發(fā)是天涯羈旅、人各一方的怨恨,而不是《西洲曲》中少年春心萌動、欲訴相思的閑愁。把夢吹成了“今古”應屬詩人首創(chuàng),妙就妙在:它在前面對空間極力拓寬的基礎上,進而完成了對時間的無限延伸——于是,詩歌的時空結(jié)構(gòu)便變得更加遼闊、蒼茫了。
最后以“明日客程”收結(jié),一片“雨”色里,全詩籠罩在朦朧凄冷的情調(diào)之中??偠灾?,在這首短小的詞里,詩人著意拓展了詩歌的時空,遂令天之悠悠、地之茫茫,無時不懷想,無處不相思,寫出了思念之極致。這份穿越時空的思念,才是真正的“地久天長”。
- 曲江漁者得鱖魚棄之目為師婆魚巨口細鱗初出綱,{左魚右辟}皮玳瑁乃斑。了無骨鯁人人喜,更搗鹽虀發(fā)笑顏。
- 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獨對秋筠倒晚壺,喜無吏舍四歌呼。柳梢一殼茲緇滓,屋角雙班谷古孤。
- 朔管寥寥落何處,一夜過胡天。送苦秋風外,吹愁白發(fā)邊。望鄉(xiāng)皆下淚,久戍盡休眠。寂寞空沙曉,開眸片月懸。
- 送謝叔光青陽迫殘臘,寒色滿江干。我有采薪疾,君方行路難。來無十日款,去作一程寬。翌晚解鞍罷,親庭足笑歡。
- 以狨坐覆蒲龕中蠹蝕塵昏度幾年,蒙茸依舊軟如綿。且來助暖烏皮幾,莫憶沖寒紫繡韉。
- 景陽井擒虎戈矛滿六宮,春花無樹不秋風。蒼惶益見多情處,同穴甘心赴井中。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淳熙三年發(fā)皇后冊寶十三首刻簡以珉,鑄寶以金。持節(jié)伊誰,時惟四郎。自我文德,達之穆清。委蛇委蛇,往迄于成。
- 寄甘露舒公上人成都多少寺,梵學競推能。到老不破戒。滿城唯此僧。池龍聽夜講,??褪┠隉簟e后空相憶,廟勞正可憎。
- 諸公和雷字韻茶詩四絕句外復有繼作輒續(xù)二篇團膏才就貢綱催,度嶺逾江萬里來。共看云甌輕攪雪,還如春架動研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