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韓愈《伯夷頌》:
士之特立獨行,適于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亙?nèi)f世而不顧者也。
昭乎日月不足為明,崒乎泰山不足為高,巍乎天地不足為容也。
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
武王、周公,圣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
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為不可。
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
繇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為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余;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
彼獨非圣人而自是如此。
夫圣人,乃萬世之標準也。
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nèi)f世而不顧者也。
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矣。
注釋參考
伯夷
伯夷 (BóYí) 商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兒子。他和弟弟叔齊,在周武王滅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糧食,一同餓死在首陽山(現(xiàn)山西省永濟縣南)。后人稱頌他們能忠于故國 Bo Yi叔齊
商 孤竹君 之子,名 智 (或作 致 ),字 公達 , 齊 為謚號?!墩撜Z·公冶長》:“ 伯夷 、 叔齊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薄尔i冠子·備知》:“ 伯夷 、 叔齊 能無盜,而不能使人不意己?!?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是以 伯夷 、 叔齊 避 周 ,餓于 首陽 之下,后世稱其仁。”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叔齊 年紀二十六光景,裝束與 伯夷 相似,愴惶自右翼跑出?!眳⒁姟?伯夷叔齊 ”。
以為
以為 (yǐwéi) 認為 presume;think;believe;consider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以為旦噬己也?!啤?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巍?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鑒》 自以為必死?!顿Y治通鑒·唐紀》 以為豪?!鳌?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不可
不可 (bùkě) 不可能;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巍ど蚶ā秹粝P談·活板》 學(xué)不可以已?!盾髯印駥W(xué)》 決不能,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顿Y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韓愈名句,伯夷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