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處偏遭嬌鳥喚,看時(shí)誰讓珠簾掛
出自清代陳維崧《梁溪顧梁汾舍人過訪賦此以贈(zèng)兼題其小像》:
二十年前,曾見汝、寶釵樓下。
春二月、銅街十里,杏衫籠馬。
行處偏遭嬌鳥喚,看時(shí)誰讓珠簾掛。
只沈腰今也不宜秋,驚堪把。
且給個(gè),金門假;好長就,旗亭價(jià)。
記爐煙扇影,朝衣曾惹。
芍藥才填妃子曲,琵琶又聽商船話。
笑落花和淚一般多,淋羅帕。
注釋參考
行處
(1).隨處;到處。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元 湯式 《賞花時(shí)·戲賀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處有,綵筆生花夢(mèng)境熟?!?清 孫枝蔚 《雨》詩:“浮生憐物態(tài),行處觸長吟?!?/p>
(2).走過的地方。 前蜀 韋莊 《嘆落花》詩:“ 西子 去時(shí)遺笑靨, 謝娥 行處落金鈿?!?/p>
珠簾
珠簾 (zhūlián) 用線穿成一條條垂直串珠構(gòu)成的簾幕 bead door curtain 散入珠簾。——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陳維崧名句,梁溪顧梁汾舍人過訪賦此以贈(zèng)兼題其小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