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yuǎn)為千里客,來度百牢關(guān)
出自唐代于鄴《過百牢關(guān)貽舟中者》:
蜀國少平地,方思京洛間。
遠(yuǎn)為千里客,來度百牢關(guān)。
帆影清江水,鈴聲碧草山。
不因名與利,爾我各應(yīng)閑。
注釋參考
千里客
遠(yuǎn)方的客人。《史記·張耳陳馀列傳》:“ 張耳 是時脫身游,女家厚奉給 張耳 , 張耳 以故致千里客,乃宦 魏 為 外黃 令。名由此益賢?!?/p>
百牢關(guān)
古關(guān)名。 隋 置,原名 白馬關(guān) ,后改。在今 陜西省 勉縣 西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一:“ 白帝 高為 三峽 鎮(zhèn), 瞿唐 險過 百牢關(guān) 。” 唐 李商隱 《餞席重送從叔余之梓州》詩:“ 武關(guān) 猶悵望,何況 百牢關(guān)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陜西五·漢中府》:“ 百牢關(guān) 在州西南, 隋 開皇 中置,以 蜀 路險,號曰 百牢 也?;蛟唬涞赜?百牢谷 ,因名?!币嗍∽鳌?百牢 ”。 唐 鄭馀慶 《和黃門相公詔還題石門洞》:“地分 三蜀 限,關(guān)志 百牢 名。”
于鄴名句,過百牢關(guān)貽舟中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