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子翚《論俗十二首》:
故園喪亂余,歸來復(fù)何有。
鄰人雖喜在,憂悴成老叟。
為言寇來時(shí),白{1-1}刃穿田畝。
驚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屋廬成飛煙,囊橐無暇取。
匹夫快恩仇,王法誰為守。
艱難歷冬夏,遷徙遍林藪。
深虞邏寇知,兒啼扼其口。
樹皮為衣裳,樹根作糧糗。
還家生理盡,黑瘦面如狗。
語翁翁勿悲,禍福較長(zhǎng)久。
東家紅巾郎,長(zhǎng)大好身手。
荒荒戰(zhàn)場(chǎng)中,頭白骨先朽。
注釋參考
兒啼
(1).小孩啼哭。 漢 賈讓 《奏治河三策》:“治土而防其川,猶止兒啼而塞其口?!?/p>
(2).謂聲似小孩啼哭。《史記·循吏列傳》:“丁壯號(hào)哭,老人兒啼?!?/p>
(3).即兒啼帖?!端囄念惥邸肪韑iu{1*1}四引 晉 束晳 《近游賦》:“書兒啼於客堂,設(shè)杜門以避吏?!?/p>
劉子翚名句,論俗十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