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真德秀《題金山》:
江來朱方注之東,海潮怒飛相撞舂。
天將古來義士骨,化作中央屹立之。
孤根直下二千尺,動影裊窕沖融中。
黃金側布蘭若地,鑿翠面面開窗櫳。
雙橈伊軋破浪屋,恍忽置我高巃嵷。
是時千山雪新霽,水面月出天清空。
濤聲四起人籟寂,毛發(fā)蕭爽琉璃宮。
披衣明發(fā)躡煙靄,決眥俯入歸飛鴻。
襟前渤澥斂暝色,袖里岷峨吹曉風。
越南燕北但一氣,塵埃野馬何時窮。
蒼梧虞舜不可叫,王事更恨歸匆匆。
注釋參考
伊軋
象聲詞。船槳、輪軸等發(fā)出的聲響。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詞:“扣舷歌,聯(lián)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 宋 范成大 《夜歸》詩:“竹輿伊軋走長街,掠面風清醉夢迴。” 清 黃景仁 《雜詠》:“伊軋面虛壁,中織時悲辛?!?清 黃景仁 《夜過黑山宿澗溪》詩:“行近覺漁舍,伊軋巨網提?!?/p>
破浪
破浪 (pòl(fā)àng) 船頂著風浪一往直前 cleave 挪威人的船用高大的船首在海峽中破浪前進恍忽
恍忽 (huǎng hū)隱約模糊,不可辨認。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周覽泛觀,縝紛軋笏,芒芒恍忽,視之無端,察之無涯?!?神志模糊不清。
文選.宋玉.神女賦:「精神恍忽若有喜,紛紛擾擾,未知其意?!?h3>巃嵷亦作“巄嵷”。見“ 巃嵸 ”。
真德秀名句,題金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