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先天易吟三十首》:
圓象天儀轉(zhuǎn),方侔地里分。
獨(dú)超形器外,寂感一靈君。
注釋參考
圓象
天象。《文選·盧諶<時(shí)興>詩(shī)》:“亹亹圓象運(yùn),悠悠方儀廓。” 李善 注:“ 曾子 曰:‘在天成象,故曰圓象?!?唐 孔穎達(dá) 《<禮記正義>序》:“上法圓象,下參方載?!?唐 顧非熊 《夏夜?jié)h渚歸州即事》詩(shī):“巨浸分圓象,危檣入眾星?!?/p>
天儀
(1).謂天之光儀?!稑?lè)府詩(shī)集·郊廟歌辭八·漢安世房中歌》:“孝奏天儀,若日月光?!薄端螘?shū)·律歷志下》:“七政致齊,實(shí)謂天儀。”
(2).指天子的容儀?!逗鬂h書(shū)·東平憲王蒼傳》:“既賜奉朝請(qǐng),咫尺天儀?!薄段倪x·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詩(shī)》:“神御出瑤軫,天儀降藻舟。” 呂向 注:“神、天,皆謂帝也……儀,容儀也。”
(3).上天規(guī)定的法度。《云笈七籤》卷八十:“奉承教旨,具依天儀,長(zhǎng)齋千日?!贝酥傅澜痰姆ㄒ?guī)。
地里
(1).兩地相距的里程。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掄》詩(shī):“ 蜀 路江干窄, 彭 門地里遙。” 宋 岳飛 《奏措置曹成事宜狀》:“一行官兵已過(guò) 袁州 ,地里稍遠(yuǎn)?!薄对贰v志一》:“又以西域、中原地里殊遠(yuǎn),創(chuàng)為里差以增損之,雖東西萬(wàn)里,不復(fù)差忒?!?/p>
(2).土地、山川等的環(huán)境形勢(shì)。 唐 孫揆 《靈應(yīng)傳》:“余素諳其山川地里形勢(shì)孤虛,遂引軍夜出,去城百餘里,分布要害?!?/p>
(3).指地理之學(xué)?!缎绿茣?shū)·鄭虔傳》:“ 虔 學(xué)長(zhǎng)於地里,山川險(xiǎn)易、方隅物產(chǎn)、兵戎眾寡無(wú)不詳?!?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本朝《九域志》……乞選有地里學(xué)者重修之?!?/p>
(4).區(qū)域;區(qū)劃。 漢 賈誼 《新書(shū)·制不定》:“以 高皇 之明圣威武也,既撫天下,即天子之位,而大臣為逆者,乃幾十發(fā),地里早定,豈有此變?!?/p>
方回名句,先天易吟三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