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炎《贈輪上座》:
念舊今歸楚,尋師久入?yún)恰?br>有緣依梵釋,何事走江湖。
休問傳心印,當(dāng)先覓髻珠。
直須言語斷,方不墮凡夫。
注釋參考
休問
(1).佳訊。《三國志·蜀志·許靖傳》:“既濟(jì) 南海 ,與領(lǐng)守 兒孝德 相見,知足下忠義奮發(fā),整飭元戎,西迎大駕,巡省中岳。承此休問,且悲且憙?!?/p>
(2).好的聲譽。 唐 柳宗元 《送寧國范明府詩序》:“有 范氏傳真 者,始來京師,近臣多言其美,宰相聞之,用以為是職,在門下,甚獲休問。”
傳心
(1).佛教禪宗指傳法。初祖 達(dá)摩 來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謂法即是心,故以心傳心,心心相印。見 唐 希運 《傳心法要》。 唐 王維 《同崔興宗送瑗公》詩:“一施傳心法,惟將戒定還?!?唐 齊己 《荊渚逢禪友》詩:“閒吟莫忘傳心祖,曾立階前雪到腰?!?宋 計有功 《唐詩紀(jì)事·裴休》:“ 休 會昌 中官於 鐘陵 ,請 運 ( 希運 )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師不顧曰:‘若形於紙墨,何有吾宗!’ 休 問其故。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休 録之為《傳心法要》云?!?清 道霈 《重刊<壇經(jīng)>緣起》:“佛佛出世,祖祖?zhèn)餍??!?/p>
(2).指儒家的道統(tǒng)傳授。 宋 何坦 《西疇常言》:“道統(tǒng)之傳自 堯 舜 ,《書》雖載‘精一’傳心,而學(xué)之名未著也?!?/p>
當(dāng)先
當(dāng)先 (dāngxiān) 處于最領(lǐng)先的地位 in the van 奮勇當(dāng)先 趕在最前頭 at the head;in the front ranks 一馬當(dāng)先,萬馬奔騰髻珠
佛教語。國王發(fā)髻中的明珠。語本《法華經(jīng)·安樂行品》:“此《法華經(jīng)》,是諸如來第一之説,於諸説中,最為甚深,末后賜與,如彼強(qiáng)力之王,久護(hù)明珠,今乃與之?!狈鸾桃蛞浴镑僦椤北扔鞯谝涣x諦、甚深法義。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剎下銘》:“髻珠孰曉,懷寶詎宣?!薄毒暗聜鳠翡洝は鄧嵝荨罚骸肮?dāng)下知旨,如獲髻珠,曰:‘吾師真善知識也?!?/p>
王炎名句,贈輪上座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