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禪心都眼凈,山供詩筆總眉愁。
出自宋朝蘇軾《次韻送張山人歸彭城》
羨君飄蕩一虛舟,來作錢塘十日游。
水洗禪心都眼凈,山供詩筆總眉愁。
雪中乘興真聊爾,春盡思歸卻罷休。
何日五湖従范蠡,種魚萬尾橘千頭。
注釋參考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對世外人的羨慕之心,體現(xiàn)了作者對塵俗的厭倦,對歸隱林泉、詩酒禪心的向往。禪宗有謂“以勞為逸”,詩人眼中的雪中乘興、水洗禪心卻是“以逸為逸”。靜時萬念澄慮,勞時萬善具從。詩人多年宦海沉浮,起了厭倦之心,卻看世外的好處,心羨“一虛舟”“十日游”,無拘無束,期盼“五湖范蠡”,滿心“春盡思歸”。
頷聯(lián)“水洗禪心都眼凈,山供詩筆總眉愁”——你在這湖上蕩舟,這湖水當可使你心明眼亮,禪心更加透徹;我在這山邊作詩,卻為塵俗所囿,吟多少詩篇,終究還是深鎖眉頭。頷聯(lián)的巧妙之處在于,語言高度凝煉文思十分巧妙,把山、水、禪、心、詩、筆、眼、眉多重景致事物,通過洗、供兩個動詞全部緊密聯(lián)系起來,恰如絲線串珍珠變成了美輪美奐的項鏈。
全詩表達了詩人恣意山水、歸隱田園、修得禪心的愿望和逸趣。
蘇軾名句,次韻送張山人歸彭城名句
- 6抱抱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