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袁瓘《鴻門行》:
少年買意氣,百金不辭費。
學(xué)劍西入秦,結(jié)交北游魏。
秦魏多豪人,與代亦殊倫。
由來不相識,皆是暗相親。
寶馬青絲轡,狐裘貂鼠服。
晨過劇孟游,暮投咸陽宿。
然諾本云云,諸侯莫不聞。
猶思百戰(zhàn)術(shù),更逐李將軍。
始從灞陵下,遙遙度朔野。
北風(fēng)聞楚歌,南庭見胡馬。
胡馬秋正肥,相邀夜合圍。
戰(zhàn)酣烽火滅,路斷救兵稀。
白{1-1}刃縱橫逼,黃塵飛不息。
虜騎血灑衣,單于淚沾臆。
獻(xiàn)凱云臺中,自言塞上雄。
將軍行失勢,部曲遂無功。
新人不如舊,舊人不相救。
萬里長飄飖,十年計不就。
棄置難重論,驅(qū)馬度鴻門。
行看楚漢事,不覺風(fēng)塵昏。
寶劍中夜撫,悲歌聊自舞。
此曲不可終,曲終淚如雨。
注釋參考
馬秋
駕車時絡(luò)于馬后的革帶。 宋 蘇軾 《詔令郡吏分往屬縣寄子由》詩:“羽客知人意,瑤琴繫馬鞦。”
合圍
(1) [surround;close in on the enemy]∶四周環(huán)圍。多指作戰(zhàn)或打獵時從四面包圍
(2) [(of a tree, etc.) so big that one can just get one's arms around]∶合抱
詳細(xì)解釋(1).四面包圍。《禮記·王制》:“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羣。”《資治通鑒·魏明帝景初二年》:“雨霽, 懿 ( 司馬懿 )乃合圍,作土山地道,楯櫓鉤衝,晝夜攻之,矢石如雨。” 明 徐渭 《龕山凱歌》之四:“短劍隨鎗暮合圍,寒風(fēng)吹血著人飛。”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御槍處》:“凡上合圍時,皆下騎執(zhí)火器翼列扈從,以防猛獸奔突。”
(2).兩臂圍攏。形容樹木粗大的程度。 唐 張九齡 《荔枝賦》:“下合圍以擢本,傍蔭畝而抱規(guī)?!?金 元好問 《為鄧人作》詩:“攜盤 渭水 空流涕,種柳 金城 已合圍?!?清 吳偉業(yè) 《海虞孫孝維三十贈言》詩之四:“種松記取合圍后,樹下著書堪醉眠?!?/p>
(3).合攏。 沙汀 《闖關(guān)》一:“蒼茫的暮色已經(jīng)在合圍了?!薄堆虺峭韴蟆?984.8.14:“四面的烏云更加活躍,向東方合圍?!?/p>
袁瓘名句,鴻門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