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瓰楸荐L沛第五
吐霓翳日,腥浮云。
帝怒下顧,哀墊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
手援天予,截修鱗。
披攘蒙霿,開海門。
地平水靜,浮天垠。
羲和顯耀,乘清氛。
赫炎溥暢,融大鈞。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巨鯨恣意翻騰,大海搖蕩無寧。
妖孽吞云吐霧,遮蔽日月星辰。
魔頭排污泄垢,腥及太虛浮云。
高祖動容顧盼,哀憐蒙災子民。
降旨授權討伐,首推孝恭出征。
孝恭手持長矛,殲滅公祏逆臣。
撥開層層迷霧,開辟郡邑海門。
朝野地平水靜,夜綴明星天根。
太陽光芒四射,天空大地晴明。
紅日普照萬物,人間歌舞升平。
注釋
隋末杜伏威曾起兵淮南。伏威自號總管,以輔公祏為長史。公元619年(武德二年),伏威降唐,詔授公祏淮南道行臺尚書左仆射,封舒國公。公元623年(武德六年),伏威入朝,公祏詐以伏威之令欺哄眾人叛變,八月,僭(jiàn)位稱帝,國號宋。高祖命趙郡王李孝恭率諸將破之,傳首京師。
沛:行動迅速。垠(yín銀):岸,引申為邊際,盡頭。
霓(ní):副虹,位于主虹外側,色帶內紅外紫。翳(yì異):遮蔽。
墊昏:指百姓困于兵災。
元臣:指趙郡王李孝恭。
脩鱗:巨魚,鯨魚,喻輔氏。脩:同“修”,長。截脩鱗:意謂李孝恭擊敗輔氏,字面意義是,除卻鯨魚的長鱗。
披攘:撥開。霿(méng萌):同“霧”
天根:宿星氐(dǐ底)的別名,二十八宿之一。
羲(xī西)和:神話中太陽的御者,這里指太陽。乘:升、登。
赫炎:旱熱。赫:紅如火燒,炎:火光上騰。溥暢:普遍通暢。大鈞:天,泛指自然界。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海…為奔鯨沛第五問答
問:《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瓰楸荐L沛第五》的作者是誰?
答: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海…為奔鯨沛第五的作者是柳宗元
問: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瓰楸荐L沛第五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瓰楸荐L沛第五是唐代的作品
問: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瓰楸荐L沛第五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奔鯨沛,蕩海垠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奔鯨沛,蕩海垠 出自 唐代柳宗元的《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瓰楸荐L沛第五》
問:奔鯨沛,蕩海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奔鯨沛,蕩海垠 的下一句是 吐霓翳日,腥浮云。
問:出自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 送僧澄江依棹碧光流,風冷蒹葭雨乍收。別夜新吟許誰約,白蘋汀上月陵秋。
- 登樓寄遠滿城春色花如雪,極目煙光月似鉤??偸莿尤肃l(xiāng)思處,更堪容易上高樓。
- 送張少卿赴召十首天子清閒問侍臣,當年張姓復其名。金甌已灑銀鉤字,庭下宣麻不用驚。
- 池上爛醉高陽池,長嘯辟疆園。當時自謂樂,主人豈無煩。方塘我所有,嘉木亦已蕃。盛夏每數來,天高眾星繁。露下蓮花香,風生荷葉翻。微月銜林端,光照癭藤樽。飲之心為清,如洗濁水源。念此寧久居,行矣駕折轅。凄然仰長嘆,千載屹常存。閱人猶傳舍,過者誰可言。
- 月灣癖地山中誅芭歸隱怡如賦詩次韻贊決作意歸來孰謂非,挹芳有地復何疑。遲留固是全交道,勇退方知識事宜。尚用侍郎書戶契,肯求節(jié)度賣山貲。風流莫遺諸兒覺,共被同行又一奇。
- 六言不慕生為柱國,何須死向揚州。但愿此身無病,天臺剡縣閑游。
- 欲登蓬萊山謝雨恐泥濘不可行是早忽晴并紀其喧枕浪浪直到明,驅車欲謝卻成晴。天人契合豈無意,草木□途俱有情。賸作寰中三日施,依前巖畔一泓清。愿言嗣此長沾足,得暇還來聽午鯨。
- 同范直愚單履游浯溪瀟湘之流碧復碧,上有鐵立千尋壁。河朔功就人與能,湖南碑成江動色。文章得意易為好,書雜矛劍天假力。四百年來如創(chuàng)見,雷公雨師知此石。小儒五載憂國淚,杖藜今日溪水側。欲搜奇句謝兩公,風作浪涌空心惻。
- 驟雨宿香步阿香被召雷挾辀,飛廉受職云隨宇。冥官鬼伯俱奔走,東風作惡神靈雨。山長已自疲犖確,泥深況復愁沮洳。夜投古寺亟燎衣,燈燭熒煌湯湢具。移床避漏皆相似,欲往華胥仍齟齬。曲肱齁齁初未遑,蓐食還須戒徒御。長年行役雖勞事,勝日登蝌或相補。會到諸峰最上頭,俯看萬壑爭流處。
- 絕句四首秋床歸臥不緣愁,病與衰謀作老仇。數樹直青能爾瘦,一軒殘照為誰留。
-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 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 屋外有園三數畝,春風盡可學耕鋤——— 潘玙閑居
- 何如竹榻吟清夜,月到花梢?guī)追?/a>——— 釋智愚寄道彬侍者
- 天帝釋宰元化,阿修羅坐道場——— 劉克莊六言偈四首
- 粗足少游衣食,何妨司馬江山——— 陳德武木蘭花慢
- 欲寄一行安否問,朔風羈雁正淹留——— 李彌遜次韻林褎然知縣留題筠莊因寄之二首
- 露腳斜飛,河陰低轉,香篆環(huán)三杰。——— 王之道念奴嬌
- 清節(jié)良自如,栽培匪為諂——— 宋祁種竹
- 鳳口除書下九閽,簪紳拭目仰殊恩——— 司馬光奉和始平公喜聞昌言修注
- 去去漁歌里,翩翩麥浪中,吳兒慣浮浪,早已逐飄蓬——— 袁說友舟遇逆風有葉舟坐二小兒以一竿掛二笠代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