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
是曾孫、幾塵夙幸,此生奇遇。
天上人間同宴集,仙樂風(fēng)飄處處。
遍紛郁、非煙非霧。
光近玉皇顏咫尺,共歡呼、鰲*霞觴舉。
高會散,碧云暮。
至今瑞鶴猶能舞。
幾千年、同亭祠下,賽神簫鼓。
再拜乞靈三奠酒,小駐霓旌容與。
半隱約、如傳好語。
為送維魚來入夢,向龍?zhí)?、時(shí)灑紛紛雨。
齊和曲,踏歌去。
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問答
問:《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的作者是誰?
答: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的作者是鄭黻
問: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是元代的作品
問: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秋半紅橋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秋半紅橋路 出自 元代鄭黻的《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
問:秋半紅橋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半紅橋路 的下一句是 是曾孫、幾塵夙幸,此生奇遇。
- 箴仲殊大道久凌遲,正風(fēng)還陊隳。無人整頹綱,目亂空傷悲。卓有出世士,蔚為人天師。文章通造化,動(dòng)與王公知。囊括十洲香,名翼四海馳。肆意放山水,灑脫無羈縻。云輕三事衲,瓶錫天下之。詩曲相間作,百紙頃刻為。藻思洪泉瀉,翰墨清且奇。惜哉大手筆,胡為幽柔詞。愿師持此才,奮起革澆漓。騖彼東山嵩,圖祖進(jìn)豐碑。再續(xù)輔教編,高步凌丹墀。它日僧史上,萬世為蓍龜。迦葉聞琴舞,終被習(xí)氣隨。伊予浮薄人,贈言增忸怩。倘能循我言,佛日重光離。
- 新栽葦臨砌復(fù)臨流,栽初尚未稠。長因帶風(fēng)雨,遠(yuǎn)似在汀洲。靜閒宜紅蓼,閑棲稱白鷗。前春應(yīng)更好,江上夢潛休。
- 瀑布二首萬仞青空東可攀,天將飛瀑掛其間。一雙玉塔倚絕壁,兩道白云騰半山。覆器以欹嗟魯廟,設(shè)瓴而建笑秦關(guān)。春風(fēng)一卷出山去,萬里青秧抱馬閑。
- 奉和陳閣老寒食初假當(dāng)直從東省往集賢…寄張蔣二閣老晝漏沈沈倦瑣闈,西垣東觀閱芳菲。繁花滿樹似留客,應(yīng)為主人休浣歸。
- 范蜀公得請?jiān)僦率耸窆髦\命某次韻老戀林泉拒袞衣,高山景行眾思齊。久膺重任當(dāng)先覺,獨(dú)以清風(fēng)激眾迷。越相家聲千載后,商公舊隱白云西。坐令貪懦趨忠厚,寄語狂童勿芥雞。
- 暮春柳外宮鶯囀曉寒,萬花開盡正春殘。沉香亭北欄干曲,獨(dú)抱琵琶看牡丹。
- 夏日游南湖標(biāo)簽:夏天麴塵裙與草爭綠,象鼻筩勝瓊作杯??上≈蹤M兩槳,無人催送莫愁來。
- 獨(dú)游城市非無親,不見歲已深。江湖非無友,經(jīng)年無來音。因知疏拙性,不合時(shí)人心。清景將誰觀,荷策祇自尋。乃登鹺峨峰,乃縱酸寒吟。狎我惟野麋,和我惟幽禽。但見云起滅,不知誰升沈。盤醒紅樹下,秋露濕衣襟。
- 光宅寺翛然光宅淮之陰,扶輿獨(dú)來止中林。千秋鍾梵已變響,十畝桑竹空成陰。昔人倨堂有妙理,高座翳繞天花深。紅葵紫莧復(fù)滿眼,往事無跡難追尋。
- 游下竺飛來峰和存了侄韻嵯峨擅北高,幽靜還西竺?;⒍资?,龍?bào)刺俾C鏅M白水湖,背列濃嵐谷。鳥碎山逾空,起予詩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