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望江贈荀丞詩
日落嶺云歸,延頸望江陰。
亂流灇大壑,長霧匝高林。
林際無窮極,云邊不可尋。
惟見獨飛鳥,千里一揚音。
推其感物情,則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內(nèi),高會日揮金。
豈念慕群客,咨嗟戀景沉。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飄泊他鄉(xiāng)的游子本就很少覺得愉快的,今又值黃昏,感物傷懷更添愁思。
日落西山,云彩也急急地回歸山嶺,游子不由得伸長頭頸眺望江南故鄉(xiāng)。
紛亂的水流向巨大的長江匯合聚攏,彌漫的濃霧籠罩著兩岸高大的林木。
遼闊的森林無邊無際,向天邊延伸最后無跡可尋。
只見空中一只孤鳥飛過,鳥鳴聲傳向遠(yuǎn)方。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象到游子此刻的心情。
你居住在京城,每日為了盛大宴會大把花錢。
怎么能想到客居他鄉(xiāng)的我,面對夕陽正在長吁短嘆呢。
注釋
荀丞:指荀昶之子荀萬秋,字元寶,有才學(xué),大明三年,任尚書左丞,故稱荀丞。鮑照在江北流浪之時,他正在江南的帝京(即建康)過著奢華的生活。
薄暮:傍晚。
延:伸長。
延頸:伸長頭頸,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樣子。
江陰:江南。
亂流:紛亂的水流。
灇(cóng):水匯合,小水流人大水。
大壑:指長江。
長霧:濃霧。匝:繞。
窮極:邊。
推:推測。
感物情:對于周圍景物及自身處境的感受。
高會:盛大宴會。
揮金:大把花錢。
咨嗟(zī jiē):嘆息。
景沉:太陽西下。景:指太陽。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問答
問:《日落望江贈荀丞詩》的作者是誰?
答:日落望江贈荀丞詩的作者是鮑照
問:日落望江贈荀丞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日落望江贈荀丞詩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 出自 南北朝鮑照的《日落望江贈荀丞詩》
問: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 的下一句是 日落嶺云歸,延頸望江陰。
問:出自鮑照的名句有哪些?
答:鮑照名句大全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賞析
這首詩當(dāng)為鮑照于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公元459年)作客江北時所作(一說這首詩作于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鮑照由秣陵令轉(zhuǎn)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令。次年,因獲罪而被解職。此后一段時間內(nèi),鮑照流浪于長江北岸,作此詩以贈其友尚書左丞荀萬秋,希望荀萬秋能同情他身在異鄉(xiāng),又值辭任去職的困境,予以垂顧提攜。
-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步深幽,正云黃天淡,雪意未全休。鑒曲寒沙,茂林煙草,俯仰千古悠悠。歲華晚,漂零漸遠(yuǎn),誰念我,同載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陰苔老,一片清愁?;厥滋煅職w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最負(fù)他,秦鬟妝鏡,好河山,何事此時游!為喚狂吟老監(jiān),共賦銷憂。
- 已亥雜詩 55手校斜方百葉圖,官書似此古今無。只今絕學(xué)真成絕,冊府蒼涼六幕孤。
- 孟子為貧而仕為子入官須事道,仕而非道似非常。抱關(guān)擊柝雖卑賤,職分終然不可忘。
- 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省俗恩將遍,巡方路稍回。寒隨汾谷盡,春逐晉郊來。云騎傳行漏,煙旄引從臺?;蒿L(fēng)初應(yīng)律,和氣正調(diào)梅。雅頌通宸詠,天文接曙臺。灞陵桃李色,應(yīng)待日華開。
- 和張亨泉宴鹿鳴平生湖海獨元龍,門作丹梯倚太空。還我蛾眉千頃月,借渠羊角一帆風(fēng)。文隨腳跡機難活,學(xué)到源頭理自通。何代不生田表圣,諸君切在敏前功。
- 夜到洛口入黃河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客愁惜朝暮,枉渚暫停舟。中宵大川靜,解纜逐歸流。浦溆既清曠,沿洄非阻修。登艫望落月,擊汰悲新秋。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漢游。
- 和曾吉父飲南坡四詩終年困塵土,一日同宴嬉。詩價重車渠,酒色空琉璃。月出散林莽,攬之有馀輝。山林信可樂,所樂無四時。況渠善窈窕,與我昏為期。會須挽凌波,同載月明歸。
- 偈頌一百零二首現(xiàn)成個,見得到,行得到,說得到。須彌燈王,狼籍不少。
- 詔許昌崔明府拜補闕儒者久營道,詔書方問賢。至精一耀世,高步誰同年。何樹可棲鳳,高梧枝拂天。脫身鳧舄里,載筆虎闈前。日月傳軒后,衣冠真列仙。則知驪龍珠,不秘清泠泉。才子貴難見,郢歌空復(fù)傳。惜哉效顰客,心想勞嬋娟。
- 和黃正言勸農(nóng)雙溪溪上綠初勻,曉日瞳曨霽景新。五馬先聲才出郭,九農(nóng)和氣已生春。教條頒布人心悅,父老醺酣德意親。從此惰民俱力穡,會看優(yōu)最上嚴(yán)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