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147_119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問答
問:《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的作者是誰?
答: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的作者是劉長卿
問: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是唐代的作品
問: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出自 唐代劉長卿的《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問: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的下一句是 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
問:出自劉長卿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長卿名句大全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賞析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歷七年)左右,詩人劉長卿結(jié)束了十年多閑居流寓生涯,以監(jiān)察御史、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zhuǎn)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zhuǎn)運留后。題中的鄂州,在今湖北省鄂城縣,是轉(zhuǎn)運使署所在地。
首聯(lián)從御命赴任寫起?!岸鄳M恩未報”系泛泛鋪墊之筆,主要是用以引出下句?!案覇柭泛伍L”,表面似乎在探問路途遙遠(yuǎn)實際寄寓對人生之路的探索。第二聯(lián)承“路何長”寫次峴陽館所見之景?!叭f里通秋雁”句,也寄寓著詩人自己多年來宦海飄泊及此行中旅途勞頓之感?!扒Х骞蚕﹃枴本?,這里的“千峰共夕陽”,透露著旅途孤寂,只能跟千峰共賞夕陽之意。當(dāng)然,此次赴任,詩人大可游山玩水、逍遙自在的,他在旅途中的這樣勞頓孤寂之感,讀者只能從他“路何長”一語中所透露的仕途坎坷之感中找到一點線索。第三聯(lián),繳清題目中的“懷舊居”?!芭f居”有何可懷,詩中只字未道,可見此詩意不在獨居。詩里略略點了一下現(xiàn)在離家鄉(xiāng)和舊居越來越遠(yuǎn)了,不過是想加強“路何長”的感慨。
末聯(lián)重道旅況,回應(yīng)首聯(lián)的“路何長”。詩人雖然說的是旅途跋涉的風(fēng)霜勞頓,讀者卻可從中讀出詩人回憶十?dāng)?shù)年的宦途,設(shè)想未來時的悵惆與躑躅?!案覇柭泛伍L”是這首詩的情感主線,詩人于其中融注了封建社會中一個有吏干而敢于剛而犯上的正直知識分子的憂慮和憤慨。
劉長卿曾以“五言長城”自詡,尤工五律。這首詩運用貼切精工、凝煉自然、清秀淡雅而又諧美流暢的語言來寫景抒情,詩的感情真摯動人,風(fēng)格上則工秀邃密而又委婉多諷。為此盧文弓召在《劉隨州文集題辭》中,也指出劉詩“含情悱惻,吐辭委婉,情纏綿而不斷,味涵詠而愈旨”。
- 夏白紵云母屏薄望如空,水精簾疏不礙風(fēng)。美翔鸞矯矯離風(fēng)塵,眼明見此絕代人。紗窗弄筆消永日,臨得黃庭新逼真。飛樓縹緲今何夕?月與玉人同一色。下簾不為九霄寒,自要玲瓏看團璧。
- 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日永三得正,風(fēng)薰萬宇涼。要知垂艾意,期與庶發(fā)康。
- 詠山雞萬壑動晴景,山禽凌翠微。繡翎翻草去,紅觜啄花歸。巢暖碧云色,影孤清鏡輝。不知春樹伴,何處又分飛。
- 霜天曉角晚晴風(fēng)歇。一夜春折威。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枝雪。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大庾嶺邊無臘雪,惟有梅花與明月。月光如水來向人,太守得閑杯耳熱。吹香入酒望梁宋,正是苦寒綿可折。亦當(dāng)念君君行南,南方無冰地不裂。此身不到五侯門,肥羔釀酒槐槽咽。玉色少年生頰春,解笑吟腸冷如鐵。沖風(fēng)冒霰入廣文,老與諸生開反切。重嗟君遠(yuǎn)隔江湖,雖得雖甘牙已缺。官娥執(zhí)樂一千指,修頸慢肌衣錯纈。定逢賓客強排娖,舞徹六幺紅袖掣。人競羨君君愈疲,夜歸坐合思予說。
- 十喻詩 幻詩揮霍變?nèi)??;秀彪S六塵。蘭園種五果。雕案出八珍。對見不可信。熟視事非真??丈脑老搿M絼谄咦R神。著幻是幻者。知幻非幻人。
- 鄭丞相生日口號十首小范登庸面稍腴,惟公不以位為娛。宅家亦自臨朝說,丞相都因國事臞。
- 十六日依韻酬福昌令有寄道義相歡豈易親,古稱難處是知人。文章不結(jié)市朝士,榮辱非關(guān)云水身。話入精詳皆物理,言無形跡盡天真。他時洛社過從輩,圖牒中添又一鄰。
-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既克東蠻群臣請圖蠻…東蠻第十二東蠻有謝氏,冠帶理海中。自言我異世,雖圣莫能通。王卒如飛翰,鵬鶱駭群龍。轟然自天墜,乃信神武功。系虜君臣人,累累來自東。無思不服從,唐業(yè)如山崇。百辟拜稽首,咸愿圖形容。如周王會書,永永傳無窮。睢盱萬狀乖,咿嗢九譯重。廣輪撫四海,浩浩知皇風(fēng)。歌詩鐃鼓閑,以壯我元戎。
-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人圖作元夜,剪紗累紅蓮。天欲下膏澤,萬瓦飛流泉。燒燈雨何損,不過市井喧。春若無此雨,從誰覓豐年。癡兒騃女臨管弦,見雨不止意缺然。百知燈光祗照夜,山下一犁知幾錢。人間萬事有輕重,況是作止當(dāng)從天。
- 火流豳月應(yīng),云散楚天空——— 仇遠(yuǎn)秋感
- 仙情夙已高,詩味今更馨。——— 孟郊答李員外小榼味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李白將進(jìn)酒
- 探花最費庾郎才,欲把琱盤折取來——— 鄭獬和汪正夫梅
- 先生高臥焉得遂,細(xì)札匪日頒嚴(yán)闉——— 張舜民書節(jié)孝先生事實於先生詩編之后
- 圣賢尚如此,末世詎得安——— 李處權(quán)題周氏棣華堂
- 野人骯臟無與鄰,世人共笑子獨親——— 晁補之和文潛期飲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 時人不問隨陽意,空拾欄邊翡翠毛。——— 陸龜蒙歸雁
- 咄嗟徇權(quán)子,翕習(xí)猶趨榮——— 柳宗元韋道安(道安嘗佐張建封于徐州,及軍亂而道安)
- 秋風(fēng)過楚山,山靜秋聲晚——— 錢起過桐柏山
- 10雷電星際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