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采菊縫枕囊凄然有感
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采菊問答
問:《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采菊》的作者是誰?
答: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采菊的作者是陸游
問: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采菊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采菊是宋代的作品
問:少日曾題菊枕詩,蠹編殘稿鎖蛛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少日曾題菊枕詩,蠹編殘稿鎖蛛絲 出自 宋代陸游的《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采菊》
問:少日曾題菊枕詩,蠹編殘稿鎖蛛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少日曾題菊枕詩,蠹編殘稿鎖蛛絲 的下一句是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問:出自陸游的名句有哪些?
答:陸游名句大全
- 樊口林鳥晴自語,水鶴暮知還。故國浮云外,寒溪積雪間。東行臨赤岸,北望阻青關(guān)。石上洼尊在,吾將酌次山。
- 送僧歸天臺龍門浪裹翻身出,凜凜風生氣宇清。歸到石橋君自看,杖頭猶帶怒濤聲。
- 送蘇修游上饒愛爾無羈束,云山恣意過。一身隨遠岫,孤棹任輕波。世事關(guān)情少,漁家寄宿多。蘆花淺淡處,江月奈人何。
- 西江月(賞梅)雪后千林尚凍,城邊一徑微通。柳梢搖曳轉(zhuǎn)東風。來看梅花應夢。酒面初潮蟻綠,歌唇半啟櫻紅。冰肌綽約月朦朧。仿佛暗香浮動。
- 寄呈漳守李侍郎元善四首棠木筠溪手自栽,竹湖又剖竹符來。祖孫相望風流盛,父老馭傳春意回,拔薤莫須施辣手,泛蓮似更欠清才。善人所至如甘雨,要洗漳民滿巖層埃。
- 觀化十五首生涯蕭灑似吾廬,人在青山遠近居。泉響風搖蒼玉佩,月高云插水晶梳。
- 游城東示深之德逢欲牽淮舸共尋源,且踏青青繞杏園。憶我舊時光宅路,依然桑柳映花繁。
- 子夜四時歌·秋風入窗里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儒生墓儒生骨朽名猶在,高冢相望已亂真。只認夜深螢聚處,便應泉下讀書人。
- 嵩山十志十首。金碧潭金碧潭者,蓋水潔石鮮,光涵金碧,巖葩林蔦,有助芳陰。鑒空洞虛,道斯勝矣。而世生纏乎利害,則未暇游之。詞曰:水碧色兮石金光,滟熠熠兮濙湟湟。泉葩映兮煙蔦臨,紅灼灼,翠陰陰。翠相鮮兮金碧潭,霜天洞兮煙景涵。有幽人兮好冥絕,炳其煥兮凝其潔,悠悠千古兮長不滅。
- 東公西母朱顏老,玉女金童彩服鮮——— 項安世六叔父生朝三首
- 遼陽鶴,驚起老蒼龍。——— 佚名望江南四首
- 君今壯歲收科第,我欲它時看事功。——— 王安石送陳舜俞制科東歸
- 敕過鸞臺鳳閣來,清晨初拆驛書開——— 陸游致仕后即事
- 一顧生鴻羽,再言將鶴翩——— 孟郊寄陜府鄧給事
- 落日驚濤上,浮天駭浪長——— 楊師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 后炭前爐便是窯,饒君是鐵也教銷——— 楊萬里謁范參政并赴袁起巖,郡會坐中熾炭周圍,遂
- 縠水柯山隔幾年,又來輦縠拜云天——— 曹勛贈李次仲秋致政
- 仙翁白石高歌調(diào),無復松齋半夜聽——— 李郢秦處士移家富春發(fā)樟亭懷寄
- 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李綱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