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問答
問:《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的作者是誰?
答: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的作者是陳著
問: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是宋代的作品
問:飛飛鴻雁舊山川,有淚沾衣感昔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飛飛鴻雁舊山川,有淚沾衣感昔賢 出自 宋代陳著的《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問:飛飛鴻雁舊山川,有淚沾衣感昔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飛飛鴻雁舊山川,有淚沾衣感昔賢 的下一句是 猛拍闌干因猛省,從來滄海變桑田。
問:出自陳著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著名句大全
- 舟中雪作,和沈虞卿寄雪詩韻霜風(fēng)吹船著淮陰,淮山高高淮水深。津亭飲散浪如屋,篷窗曉起雪滿林。兩袖拂空捎舞片,數(shù)點落幾撩孤吟。卷舒東陽琢冰句,不羨銷金歌淺斟。
- 贈洪道人圓定道人三昧力,手閱幾巖磚。既用功追琢,何憂質(zhì)得堅。玉因石攻美,月以斧修圓。非遇良工剖,陶泓不受鐫。
- 都漕適至作詩相慶次韻邂逅江干倍囅然,喜公強健過前年。筆端電掃三千字,言下冰消十二緣。傳業(yè)有人吾免矣,擊鮮溷汝古同然。自今擬棄人間事,總把傳家付阿圓。
- 送程給事知越州曾乘使君馬,數(shù)上豫章樓。北闕領(lǐng)新命,西山追舊游。使星催縣弩,鄉(xiāng)月伴仙舟。卻顧區(qū)區(qū)者,風(fēng)波鬢已秋。
- 木綿鋪庵遠(yuǎn)人稀行未休,風(fēng)煙絕不類中州。何須更問明朝路,才出南門極目愁。
-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 悼玉溪長年聞老病,終日擁柴門。冷落田文飯,凄涼北海樽。功名看似夢,術(shù)業(yè)付諸孫??犊R終語,精誠徹九閽。
- 鄉(xiāng)舉鹿鳴勸駕上苑春光已探來,諸公逸駕莫遲回。點頭定有文驚坐,燒尾何妨酒吸杯。自是功名難躲避,須知氣節(jié)要壅培。老夫親手傳衣缽,來歲圖經(jīng)用再開。
- 永遇樂懶散酒家風(fēng),清酒虛活計,酒與君說破。淡酒三杯,濃酒一碗,靜處乾坤大。倚藤臨水,步屧登山,白日只隨緣過。自歸來,曲肱隱幾,但祗恁和衣臥。柴扉草戶,包巾紙襖,未必有人似我。我醉還歌,我歌且舞,一恁憨癡好。綠水青山,清風(fēng)明月,自有人間仙島。且偎隨、補破遮寒,燒榾柮火。
- 辰山一峰疊三洞,乃似弘景樓。下洞初俯入,蘚室寒颼颼。中洞忽躍出,有逕通玄幽?;砣谎鹿扰?,萬態(tài)誰鐫鎪?;蛉缰矊毚?,或如綴珠旒。或如鯤鯨飛,或如龍麟游。石橋狀天臺,木棧疑蜀州。稍憩大士巖,遂經(jīng)羽人丘。力窮至上洞,身載云氣浮。未畢山水緣,勉為塵世留。平生避地心,茲焉宜菟裘。長斧樵青壁,短簑耘綠疇。獨恨汲路遠(yuǎn),溪澗皆背流。會當(dāng)逢異人,卓錫成靈湫。
- 皇唐舊相元才子,曾作蕃宣式燕遨——— 吳可幾和孔司封題蓬萊閣
- 黃樓方就可同游,飲盡官廚三百石——— 蘇轍次韻子瞻贈梁交左藏
- 方寸中虛,纖塵不立,何用調(diào)庚甲——— 李道純百字令 贈通庵
- 家山幸歸來,未免嘆拘縛——— 陸游幽居即事
- 門外久無溫卷客,架中寧有熱官書——— 陸游秋雨書感
- 綠槐陰最厚,零落今存莢——— 蘇轍次韻子瞻系御史獄賦獄中榆槐竹柏槐
- 一印印空,三乘莫窮——— 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收藏慎勿出,免使群兒譙。——— 蘇軾曹既見和復(fù)次其韻
- 千古詞人傷情處,舊說石城形勝——— 汪夢斗金縷曲(月夕賦道詞,書畢,愴然有感,再賦此)
- 穎脫難藏沖斗劍,誓清行擊中流楫——— 趙善括滿江紅(辛卯生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