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重陽節(jié)登高眺望家鄉(xiāng),異鄉(xiāng)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只感無限煩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無法歸去,鴻雁又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注釋
九月九日:指重陽節(jié)。
望鄉(xiāng)臺: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鄉(xiāng)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臺,眺望家鄉(xiāng),這種臺稱為望鄉(xiāng)臺。
他席:別人的酒席。這里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鄉(xiāng):異鄉(xiāng)。
南中:南方,這里指四川一帶。
那:為何。
北地:北方。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問答
問:《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的作者是誰?
答: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的作者是王勃
問: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是唐代的作品
問: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出自 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問: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的下一句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問:出自王勃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勃名句大全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賞析
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經常離家為宦漫游,因此懷鄉(xiāng)送別詩是王勃詩中最常見的一類題材。公元670年(咸亨元年)重陽節(jié),客居西蜀的王勃與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遙望故鄉(xiāng)。時逢重陽佳節(jié),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詩人濃郁的鄉(xiāng)愁,于是作了這首詩。
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jié),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xiāng)臺,以此來表達鄉(xiāng)愁,思鄉(xiāng)之情倍增?!八l(xiāng)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xiāng)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凄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huán)境,正逢重陽佳節(jié),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xiāng)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北雁南飛本是自然現(xiàn)象,而王勃偏將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鴻雁,我想北歸不得,你卻奈何非要從北方飛來,平添我北歸不能的愁思。這一問雖然毫無道理,卻在強烈的對比中烘托了真摯的感情,將思鄉(xiāng)的愁緒推向了高峰。這兩句是這首詩中的名句,前人在評價這兩句詩時說:“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的確,這一問雖貌似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實際上卻是詩人用心良苦、匠心獨具之處。詩人將其懷鄉(xiāng)之情融入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之中,借無情之景來抒發(fā)自己內心深沉的情感,開啟了唐人絕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這首詩的抒情手法亦變化多端,第一句用“望鄉(xiāng)臺”一詞突出了詩人鄉(xiāng)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異鄉(xiāng)的孤獨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強烈;第四句卻委婉別致,借景抒情,以鴻雁的不知南中之苦來反襯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這樣反復地抒發(fā)更是突出了鄉(xiāng)愁之濃烈。語言簡潔亦是這首詩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語,如“他席他鄉(xiāng)”,“那從北地來”,顯得淺近親切,這也是這首詩流傳廣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時絕句發(fā)展緩慢,其表現(xiàn)方式大體上沿襲漢魏和南朝傳統(tǒng)。而王勃的這首詩僅以四句來寫鄉(xiāng)思,卻將鄉(xiāng)愁抒發(fā)得淋漓盡致,突破了唐初宮廷絕句多借詠物寓干進之意的小格局;詩人在詩中還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調,以虛詞遞進的句式做結語,對絕句的發(fā)展起著重大作用。
- 個儂甚感殷勤意,其如阻礙何?隔簾窺綠齒,映柱送橫波。老大逢知少,襟懷暗喜多。因傾一尊酒,聊以慰蹉跎。
- 勸進疏引讖東海十八子,八井喚三軍。手持雙白雀,頭上戴紫云。丁丑語甲子,深藏八堂里。何意坐堂里,中央有天子。西北天火照,龍山昭童子。赤光連北斗,童子木上懸白幡。胡兵紛紛滿前后,拍手唱堂堂,驅羊向南走。胡兵未濟漢不整,治中都護有八井。興伍伍,仁義行武。得九九,得聲名。童子木底百丈水,東家井里五色星。我語不可信,問取衛(wèi)先生。戌亥君臣亂,子丑破城隍。寅卯如欲定,龍蛇伏四方。十八成男子,洪水主刀傍。市朝義歸政,人寧俱不荒。人言有恒性,也復道非常。為君好思量,何□□禹湯。桃源花□□,李樹起堂堂。只看寅卯歲,深水沒黃楊。
- 閒詠二首手植山松二十年,只今翠色已藏煙。百年未盡終當見,霧鬣風髯上拂天。
- 燕貢士泮水生芹藻,干旄在浚城。桑鸮同變響,蘋鹿共和鳴。秋晚槐先墮,霜多桂向榮。清尊助勸駕,急管發(fā)歡聲。勇銳青衿士,淹通白發(fā)生。芬芳雜蘭菊,變化等鹍鯨。去日衣冠盛,歸時里巷驚。坐中詞賦客,愧爾一經明。
- 野云庵變熊分陰晴,悠悠浮太虛。冥與此心契,時哉道卷舒。
- 奚大卿許賦生香亭詩以促之暗香浮動月初斜,彷佛西湖處士家。誰道廣平心似鐵,不將佳句賦梅花。
- 次韻黃斌老晚游池亭二首路入東園無俗駕,忽逢佳士喜同游。綠荷菡萏稍覺晚,黃菊拒霜殊未秋??臀徽殤议较拢魅俗詯坌√劣?。老夫多病蠻江上,頗憶平生馬少游。
- 句山前猶見月,陌上未逢人。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棲。深逢野草皆為藥,靜見樵人恐是仙。厭聽啼鳥夢醒后,慵掃落花春盡時。廢土有人耕不畏,古廳無訟醉何妨。
- 清遠店女僮流汗逐氈軿,云在淮鄉(xiāng)有父兄。屠婢殺奴官不問,大書黥面罰猶輕。
- 三月二十五日聞鵯鵊云夢澤南春欲還,柯山鵯鵊曉關關。幽人夢覺殷勤聽,落月江風尚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