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清旦《頌古四首》:
荊棘林中宣妙義,蒺藜園里放毫光。
千言萬語無人會(huì),又靛流鶯過短墻。
注釋參考
棘林
(1).棘木之林。 晉 左思 《吳都賦》:“ 西蜀 之於 東吳 ,大小之相絶,亦猶棘林螢燿而與夫樳木龍燭也。”
(2).古代斷獄的處所?!段倪x·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自萌俗澆弛,法令滋彰,胏石少不寃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樹棘槐,聽訟於其下?!?/p>
(3).古代指九卿之位。 南朝 陳 徐陵 《讓五兵尚書表》:“不期 枚乘 老叟忽降時(shí)恩, 馮唐 暮年見申明主,擢宰京邑,朝坐棘林?!?/p>
(4).古代傳說中的東方荒遠(yuǎn)之地。《淮南子·墬形訓(xùn)》:“八殥之外,而有八紘……東方曰 棘林 ,曰 桑野 ?!?/p>
妙義
微妙的義理。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請(qǐng)幸同泰寺開講》:“被微言於王舍,集妙義於寳坊?!?南朝 陳 徐陵 《丹陽上庸路碑》:“后王降德,於眾兆民,高文象緯,妙義幾神。” 清 吳偉業(yè) 《贈(zèng)蒼雪》詩:“稽首香花巖,妙義足今古?!?/p>
蒺藜
蒺藜 (jílí) puncture vine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橫生在地面上,開小黃花,果實(shí)也叫蒺藜,有刺,可以入藥 像蒺藜的東西。如“鐵蒺藜”,“蒺藜骨朵”:舊時(shí)一種兵器毫光
如毫毛一樣四射的光線。 唐 廣宣 《紅樓院應(yīng)制》詩:“紅樓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 唐 ?!薄度龂萘x》第六回:“傍有軍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堅(jiān) ( 孫堅(jiān) )喚軍士點(diǎn)起火把,下井打撈?!?清 李漁 《蜃中樓·龍戰(zhàn)》:“霹靂聲中舞袖長(zhǎng),手持寳鑑閃毫光?!?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畫一只眼睛是‘目’,畫一個(gè)圓圈,放幾條毫光是‘日’。那自然很明白,便當(dāng)?shù)??!?/p>
釋清旦名句,頌古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