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漢代白馬馱經(jīng)的事早已過去,只剩下斷碑和殘破的古廟留下遺跡。
這茅草房上吹起了蕭瑟的秋風(fēng),一夜的浙瀝秋雨給人帶來了多少別思離情。
注釋
白馬寺:位于今洛陽城東十二公里處。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洛國最早的一座官辦佛寺。
白馬馱經(jīng):傳說漢明帝遺使去天竺(今印度)求佛法,有天竺僧?dāng)z摩騰和竺法蘭至洛陽,同時有白馬馱經(jīng)而來,故所建佛寺名白馬寺,白馬馱經(jīng)即指此事。典出南北朝《漢法本內(nèi)傳》與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lán)記》卷四:“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寺在西陽門外三里御道南。帝夢金神,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金神號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jīng)像焉。時白馬負(fù)經(jīng)而來,因以為名?!?br />剎(chà):佛寺。
蕭蕭:風(fēng)聲。
羈思:即羈旅之思。在外做客思念故鄉(xiāng)的心情。
宿白馬寺問答
問:《宿白馬寺》的作者是誰?
答:宿白馬寺的作者是張繼
問:宿白馬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宿白馬寺是唐代的作品
問:宿白馬寺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白馬馱經(jīng)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白馬馱經(jīng)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出自 唐代張繼的《宿白馬寺》
問:白馬馱經(jīng)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白馬馱經(jīng)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的下一句是 蕭蕭茅屋秋風(fēng)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問:出自張繼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繼名句大全
宿白馬寺賞析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發(fā)生“安史之亂”,當(dāng)年十二月,叛軍攻陷洛陽。安祿山在派兵西進的同時,于公元756年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東都洛陽遭到嚴(yán)重破壞,白馬寺也未能幸免。經(jīng)過這次浩劫,當(dāng)詩人張繼在一個秋雨之夜投宿其寺,在感慨萬千中,便寫下了這首《宿白馬寺》詩。
- 步蟾宮·閏六月七夕玉纖暗數(shù)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jīng)年愁損。早收回、溽暑換清商,翻借作,蘭秋重閏。
- 次韻子瞻留別三首野人性似修行僧,長愿幽居近林麓。南遷無計脫簪組,西歸誰為栽松竹。頭上白云即飛蓋,耳畔清泉當(dāng)鳴玉。洛川猶是冠蓋林,更愿高飛逐黃鵠。
- 僊游閣張公一去二百載,杰閣依然橫靄中。徙倚看碑仍看畫,時聞柏子落秋風(fēng)。
- 菩薩蠻琢成紅玉纖纖指。十三弦上調(diào)新水。一弄入云聲。月明天更青。匆匆鶯語囀。待寓昭君怨。寄語莫重彈。有人愁倚欄。
- 青玉案南州獨數(shù)多名士。誰富貴、歸桑梓。晝錦如公難比似。傍湖開徑,雨簾云棟,平地居仙子。行須勛業(yè)超青史。再侍宸幃任非次。醉袖盡教春酒漬。明年此會,壽觴欲舉,百拜君王賜。
- 八月十一日晨興老人秋少睡,禪誦每晨興。鄰碓舂殘月,床蛩語暗燈。高林鳥聲起,幽草露華凝。筇杖兼禪榻,生涯一野僧。
- 正月十日始晴穗歷桃符漫告新,漆肌蓬鬢轉(zhuǎn)成陳。暮年多病全無賴,積雨初晴略似春。香火荒山猶古廟,兵戈故國僅遺民。承平舊俗吾能憶,差勝如今一輩人。
- 金剛隨機無盡頌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真聞信不猜,無去亦無來。聲聞無見解,人天幾萬回。
- 夜分和鄭小山韻二首塞上蕭蕭雨更風(fēng),秋來興味與誰同。短檠聊和燈前句,長槊休夸馬上功。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較諸公。到頭等是為形役,盡付掀髯一笑中。
- 挽新市張監(jiān)酒三首捧檄來新市,逢人說舊官。臘殘千醆熟,春到萬家歡。不見文移急,惟聞酒禁寬。摩挲石梁柱,挽仰嘆才難。
- 我歸已數(shù)日,我友各有行——— 蘇泂中秋
- 抱守元陽,神氣自交結(jié)。——— 長筌子百寶妝
- 忍令清燕處,我輩尚談經(jīng)——— 曹彥約親友馮儀之運干挽章三首
- 去展中華禮,將安外國情。——— 顧非熊送于中丞入回鶻
- 三年宰邑書成績,悠久難磨頌德碑——— 周遇圣詠瑞粟
-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盧思道從軍行
- 我嘗聯(lián)曹愧凡庸,竭蹶道上昔所同——— 曾協(xié)送趙有翼監(jiān)丞造朝供職
- 宿酒瞢騰正耐春,花枝人面兩時新——— 范成大嗅梅
- 消磨鄉(xiāng)思憑杯酒,力不能任莫放深——— 吳潛八用喜雨韻三首
- 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 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二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