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郡鄭公挽詩
向來茂草無留訟,是處甘棠有去思。
才術(shù)舊聞優(yōu)少贛,交游賸欲賴當(dāng)時(shí)。
誰知沱水歌來暮,翻作西城薤露詩。
知郡鄭公挽詩問答
問:《知郡鄭公挽詩》的作者是誰?
答:知郡鄭公挽詩的作者是李彌遜
問:知郡鄭公挽詩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知郡鄭公挽詩是宋代的作品
問:合芥聲名早歲馳,白頭有蘊(yùn)未全施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合芥聲名早歲馳,白頭有蘊(yùn)未全施 出自 宋代李彌遜的《知郡鄭公挽詩》
問:合芥聲名早歲馳,白頭有蘊(yùn)未全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合芥聲名早歲馳,白頭有蘊(yùn)未全施 的下一句是 向來茂草無留訟,是處甘棠有去思。
問:出自李彌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彌遜名句大全
- 送白舍人渡江曉發(fā)龍江第一程,諸公同濟(jì)似登瀛。海門日上千峰出,桃葉波平一棹輕。橫鎖已沈王濬筏,投鞭難阻謝玄兵。片時(shí)喜得東風(fēng)便,回首鐘聲隔鳳城。
- 吾廬吾廬鏡湖上,傍水開云扃。秋淺葉未丹,日落山更青。孤鶴從西來,長鳴掠沙汀;亦知常苦饑,未忍吞膻腥。我食雖不肉,匕箸窮芳馨。幽窗燈火冷,濁酒倒殘瓶。
- 粉蝶兒慢宿霧藏春,余寒帶雨,占得群芳開晚。艷初弄秀倚東風(fēng)嬌懶。隔葉黃鸝傳好音,喚入深叢中探。數(shù)枝新,比昨朝、又早紅稀香淺。眷戀。重來倚檻。當(dāng)韶華、未可輕辜雙眼。賞心隨分樂,有清尊檀板。每歲嬉游能幾日,莫使一聲歌欠。忍因循、片花飛、又成春減。
- 漢宮春(癸亥生日)老子今年,忽七旬加七,飽閱炎涼。夜窗猶坐書案,點(diǎn)勘偏旁。浮榮膜外,這些兒、感謝蒼蒼。試看取,名園甲第,主人幾個(gè)還鄉(xiāng)。淇澳磻溪二叟,向王朝抑抑,牧野洋洋。申公被蒲輪算,來議明堂。平章前哲,駕青牛、去底差強(qiáng)。自檃括,山歌送酒,不消假手長房。
- 客有說 客即李浙東也,所說不能具錄其事。近有人從海上回,海山深處見樓臺(tái)。中有仙龕虛一室,多傳此待樂天來。
- 和蘇內(nèi)翰趙伯堅(jiān)大卿清池詩清池有華光,深夜闇不發(fā)。繁星雖燦爛,含光待明月。熒熒孤螢飛,來助明月輝。明月出東屋,螢向故林歸。
- 送僧之大名府謁長城侍郎東吳舊寺寄巖隈,駐錫神州久未回。琴曲誰知流水意,詩篇自占碧云才。廬峰已結(jié)白蓮社,鄴下暫尋銅雀臺(tái)。仙殿主人偏好事,春風(fēng)鈴閣且徘徊。
-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昔我在廣陵,悵望柴桑陌。長吟飲酒詩,頗獲一笑適。當(dāng)時(shí)已放浪,朝坐夕不夕。矧今長閑人,一劫展過隙。江山互隱見,出沒為我役。斜川追淵明,東皋友王績(jī)。詩成竟何為,六博本無益。
- 詠梅萬木凋零盡,知經(jīng)幾度霜。獨(dú)余冰玉質(zhì),薰得夢(mèng)魂香。影入清泉唐,聲傳畫角長。每因春爛漫,惆悵失孤芳。
- 社前雷雨連旬社到如今已有涯,陰罅陽隙卒乘之。風(fēng)雷撼夜何相激,桃李催春不自支。鴻狃猶寒忘去計(jì),燕疑未暖爽來期。杜鵑毋怨鶯毋喜,春早春遲自有時(shí)。
- 一棹何時(shí)歸去,扁舟終要江湖。——— 范成大朝中措
- 不知溪上山,猶有桃源路——— 釋斯植世事
- 晉代何曾谷此陵,到今樓觀隱居亭——— 文天祥玄潭觀和龔宰韻
- 趁取臘前歸去,梅花不奈春寒。——— 李流謙朝中措
- 居似鷦鷯巢一枝,意如倦翼怯高飛——— 王炎和麟老韻五絕
- 纖纖晚雨洗秋容,庭樹蕭然策策風(fēng)——— 楊時(shí)秋晚偶成二首
- 途中醉象伺瞿曇,道后醯雞愧老聃——— 馬一浮松生垂詢近狀,書此奉簡(jiǎn)
- 皇恩若再造,為憶不然灰——— 張說盧巴驛聞張御史張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贈(zèng)之
- 夕寒山翠重,秋凈鳥行高——— 林逋湖樓晚望
- 坐上何人,驪歌凄斷,語別還應(yīng)惜。——— 劉一止念奴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