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往事只令人徒增哀嘆,無論面對多么美好的景色,都難以排遣心中的愁苦。秋風(fēng)蕭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滿苔蘚的臺階,觸目可見。門前的珠簾,任憑它垂著,從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會有人來探望。
橫江的鐵鎖鏈,已經(jīng)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壯的氣概,也早已淹沒在野草之中。傍晚的天氣漸漸轉(zhuǎn)涼,秋月澄明?;叵肽蔷垒x煌的樓宇宮殿,如今是人去樓空,只有那樓影,空映在秦淮河的河水中。
注釋
蘚侵階:苔蘚上階,表明很少有人來。
一任:任憑。吳本、呂本、侯本《南唐二主詞》、《花草粹編》作“一行”。《續(xù)選草堂詩余》、《古今詞統(tǒng)》作“一片”。粟本《二主詞》、《歷代詩余》、《全唐詩》作“桁(héng)”。一桁:一列,一掛。如杜牧《十九兄郡樓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簾?!?br />終日誰來:整天沒有人來。
金鎖:即鐵鎖,用三國時吳國用鐵鎖封江對抗晉軍事。或以為“金鎖”即“金瑣”,指南唐舊日宮殿。也有人把“金鎖”解為金線串制的鎧甲,代表南唐對宋兵的抵抗。眾說皆可通。鎖:蕭本、晨本《二主詞》作“瑣”。侯本《南唐二主詞》、《花草粹編》、《詞綜》、《歷代詩余》、《全唐詩》作“金劍”?!独m(xù)選草堂詩余》、《古今詞統(tǒng)》作“金斂”。《古今詞統(tǒng)》并注:“斂,一作劍?!卑矗鹤鲾坎豢山猓w承“金劍”而誤。
已:《草堂詩余續(xù)集》、《古今詞統(tǒng)》作“玉”。《古今詞統(tǒng)》并注:“玉,一作已。
”蒿萊:蒿萊,借指野草、雜草,這里用作動詞,意為淹沒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凈:吳訥《百家詞》舊抄本、呂本、侯本、蕭本《南唐二主詞》、《花草粹編》、《詞綜》、《續(xù)集》、《詞綜》、《全唐詩》俱作“靜”。
秦淮:即秦淮河。是長江下游流經(jīng)今南京市區(qū)的一條支流。據(jù)說是秦始皇為疏通淮水而開鑿的,故名秦淮。秦淮一直是南京的勝地,南唐時期兩岸有舞館歌樓,河中有畫舫游船。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問答
問:《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的作者是誰?
答: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的作者是李煜
問: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唐代的作品
問: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出自 唐代李煜的《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問: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的下一句是 秋風(fēng)庭院蘚侵階。
問:出自李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煜名句大全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賞析
起句“往事只堪哀”,將全篇基調(diào)定出,并凝結(jié)到一個“哀”字上。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對景難排”。本來“對景難排”就在說無人可以傾訴,只好獨自面對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訴說哀痛深重的同時,已有孤獨之意。由此拈出“難”,是說孤苦之深,面對景物也無法排遣。更接以“秋風(fēng)庭院蘚侵階”,用苔蘚滿地寫無人造訪,用庭院秋風(fēng)寫空曠凄涼,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見深重。這樣便將人的孤獨寫得很具體,很形象,那內(nèi)心的哀傷,非但是“難排”,“對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時當秋天,是枯索蕭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墻圍困之難。而在這小院中,秋風(fēng)吹過,樹葉黃落,唯一的綠色就是蔓延生長的苔蘚,那層暗綠一直爬到了進入堂室的臺階上,看著令人心酸。劉禹錫的《陋室銘》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名句,表現(xiàn)高逸脫俗的文人雅趣。這里寫苔蘚,是說生活的孤寂,在寒瑟的秋天雖然有這一點綠色,卻是長年沒有人行走的痕跡,尤增悲哀。于是作者“一任珠簾閑不卷”,既然“終日”都無人來。“一桁”寫索性,不是痛快的豪放,而是無奈的放棄?!伴e”寫門簾長垂的狀態(tài),實指自己百無聊賴的生活處境,既不是“一簾風(fēng)月閑”(《長相思》)的悠閑,也不是“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菩薩蠻》)的閑散。上片就眼前景物而寫孤苦的凄涼心境。
下片轉(zhuǎn)折而起,以“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悲悼國家破滅、身陷為虜?shù)脑庥?。想當年,身為君主,群臣俯首,宮娥簇擁,有過頤指氣使的威嚴,有過春花雪月的風(fēng)流,而所有的繁華與富貴都一起隨著金陵的陷落而煙消云散,化為了烏有。此時徘徊庭院,往事無限,看秋夜天高,秋月澄明,那金陵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卻不再是往日的氣象。南唐已破滅,君主成囚虜,秋月還是那輪秋月,只是“空照秦淮”而已。這里的“玉樓瑤殿影”,可以分作兩層理解。第一層是指秦淮河邊的舊時宮苑,映照在月光下,投影在河水中,卻是有樓影而無人影,重在一個“照”字。第二層是指神話傳說中的月宮,華麗壯觀卻虛無縹緲,就像此刻記憶中的故國宮苑,重在一個“空”。就第一層講,作者是憑著想象回到舊地,就第二層講,則作者是在當?shù)赝露b寄哀思。這兩層意思就將一人而兩地的情思通過一輪秋月糅合到一起,“空照”不僅在秦淮的樓閣,也在汴京的人一心?!翱照铡钡母惺苤杏袩o盡的心酸與哀苦。
這首詞寫當前的孤寂,與往日的繁華相對,不過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上片景色“秋風(fēng)庭院蘚侵階”,寫得寒瑟凄慘;下片景色“晚涼天凈月華開”,雖然清冷,卻是一片澄明。這兩處景色,一明一暗,又一在白日,一在夜晚,就構(gòu)成了雙重的聯(lián)系。在格調(diào)上是現(xiàn)在與過去的對比,在時間上則是日以繼夜的相承。因此,“對景難排”不僅是說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無論四季,無論日夜,都不能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說“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話也是無法表達出悲哀的。
- 青門飲風(fēng)起云間,雁橫天末,嚴城畫角,梅花三奏。塞草西風(fēng),凍云籠月,窗外曉寒輕透。人去香猶在,孤衾長閑馀繡。恨與宵長,一夜薰爐,添盡香獸。前事空勞回首。雖夢斷春歸,相思依舊。湘瑟聲沈,庾梅信斷,誰念畫眉人瘦。一句難忘處,怎忍辜、耳邊輕咒。任人攀折,可憐又學(xué),章臺楊柳。
- 呈大宗丞求筆戲咄咄人誰識,翩翩老更佳,王維不是畫,蘇晉已長齋。地靜白生室,天秋黃落階。日長用幽意,咫尺到無懷。
- 上竺寺古寺寒橋路,鐘聲靜忽聞。數(shù)峰平處合,一水眾豀分。老樹煙蘿雨,殘燈石塔云。閑心寄幽寂,似覺遠塵紛。
- 樵夫毀山神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鄧樵夫許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見一樵夫過之,逆謂曰:“子鄧姓乎?”曰:“然?!币蚋嬉砸顾勔姡湮鹜?。鄧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饑。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顧,客隨而覘之。樵甫采樵,虎突出從竹間。樵手搏數(shù)合,持虎尾盤旋久之?;⒉粍賾?,乃震哮一躍,負痛遁去,樵逐而殺之??湍鎰谥i栽唬骸案芯吡x,盍導(dǎo)我至廟中?!奔戎粒笤嵥阑⒊馍裨唬骸敖窬谷绾??”遂碎其土偶。
- 新秋晚酌胡床東鄉(xiāng)坐,秋風(fēng)忽凄其。老夫襄病骨,急令閉東扉。西扉亦半掩,壓風(fēng)作東吹。何必風(fēng)及我,風(fēng)入涼自馳。睌蟬見誰說,我飲渠便知。飛從何方來,徑集庭樹枝。三嘆復(fù)九詠,話盡新秋悲。我老悲已忘,汝語復(fù)為誰。老烏啼一聲,不知蟬所之。
- 釋奠武成王樂章奠幣登歌管磬升,壇薌集。上公進,嘉幣執(zhí)。信以通,僾如及?;值酃?,錫后邑。四維張,百度立。綿億載,邈難挹。
- 大雪入洛陽昨夜關(guān)山雪,仆夫晨起驚。揮鞭騎紫馬,曉入洛陽城。川原渺茫茫,長嘯視八纮。有如乘風(fēng)馭,迢遞奔玉京。伊水象天河,云濤向東傾。喧然古都市,沽酒吹玉笙。予心正浩蕩,萬里赴歸程。遙望嵩峰頂,連天凍崢嶸。欲攀玉女窗,舉手摩太清。思之不可去,悵望空含情。
- 雜詠一百首廬江小吏妻尊嫜有嚴命,妾不獲從夫。去去猶回首,諄諄別小姑。
- 依韻和酬太師相公相國推心本至平,欲使蕭艾作蘭馨。孤根易變終微錢,美澤難沾漫晦冥。楚客嘗聞紉若若,王孫誰復(fù)顧青青。東風(fēng)已與生成足,不敢希蓂在帝庭。
- 次韻馬仲元推官賀五馬喜雨甘澍隨車未足賢,商霖小試漲晴川。溶溶舊綠低蟬柳,聒聒新流響露田。刈熟腰鐮爭滿載,叩門乞粟不論錢。老農(nóng)豈但歌襦袴,盡道今年勝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