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元遺山集:金末元初元好問之詩文集。元好問字裕之,號(hào)遺山。事跡見本書作家小傳。詩中評(píng)論元好問入元后輯存金代文獻(xiàn)之志節(jié)與詩作之成功,知人論世,切中肯綮。
身閱興亡:言元好問曾經(jīng)歷金元易代之變。浩劫空:大災(zāi)難,破壞嚴(yán)重。佛家謂世界由成、住到壞、空為四劫,空指世界毀滅。后遂以“劫”指災(zāi)難。
“兩朝”句:謂元好問集兩朝文獻(xiàn)于一身。金亡于哀宗天興二年(1233),元好問已四十馀歲,此后近三十年,致力于搜集整理金代文獻(xiàn),編有《壬辰雜編》、《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詩文,為一代文宗。
“無官”句:元好問在金為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入元不仕,無損大節(jié)。周粟,周武王滅商后,殷商貴族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餓死。(參看《史記·伯夷列傳》)元好問雖未如伯夷、叔齊之餓死,但卻未仕元,故曰“未害”。
“有史”句:謂元好問擔(dān)心有金一代文獻(xiàn)之遺亡。失楚弓,據(jù)《孔子家語》載:楚共王出游,遺失一良弓,從人要尋找,他說:“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認(rèn)為楚共王心胸還不大,說:“人遺之,人得之,何楚也?!边@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獻(xiàn)。
“行殿”二句:擬想金亡后宮殿凄涼,抒亡國之悲。行殿,行宮,指金之南京汴梁。作者《汴京雜詠》中詠金亡事一首有“幽蘭軒已火光紅”句,幽蘭似為金汴京行宮軒名。夜火,鬼火。故都,指金中都燕京。金遷汴梁前之京都。喬木,高大樹木,多用以喻故國、故里?!段倪x》顏延之《還至梁城作》:“故國多喬木。”李善注:“《論衡》曰:‘觀喬木,知舊都?!?br />“國家”二句:作者《甌北詩話》卷八評(píng)元好問:“值金源亡國,以社稷丘墟之感。發(fā)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此固地為之也,時(shí)為之也。”這里即用其意。賦,吟詠、描寫。滄桑,滄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題遺山詩問答
問:《題遺山詩》的作者是誰?
答:題遺山詩的作者是趙翼
問:題遺山詩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題遺山詩是清代的作品
問: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xiàn)一衰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xiàn)一衰翁 出自 清代趙翼的《題遺山詩》
問: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xiàn)一衰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xiàn)一衰翁 的下一句是 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問:出自趙翼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翼名句大全
- 夢中作去路迎朝日,齊安客馬西。山行逢曉雨,客褲濺寒泥。歷險(xiǎn)輿何健,沖風(fēng)酒自攜?;仡^思舊止,陳跡已凄凄。
-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家空山最深處,太古兩三家。云蘿共夙世,猿鳥同生涯。衣服濯春泉,盤餐烹野花。居茲老復(fù)老,不解嘆年華。
- 送馬莊甫攝幕鄱陽用趙文鼎韻杖策沖寒不作難,弓刀結(jié)束笑談間。便從幕府清民訟,已佐戎車靖蜑蠻。負(fù)雪幸無千里路,江湖才隔數(shù)重山。荊南桃李新開么徑,屈指春融及早還。
- 菩薩蠻(詠目)娟娟侵鬢妝痕淺。雙眸相媚鸞如翦。一瞬百般宜。無論笑與啼。酒闌思翠被。特故瞢騰地。生怕促歸輪。微波先注入。
- 和周元吉省中新竹青士何年下大荒,羽儀禁省立如墻。錦繃半脫娟娟玉,粉節(jié)新涂拂拂霜。帶雨小酣三日后,出林忽喜一梢長。今年秋閏防多暑,剩供先生格外涼。
- 朝中措(和張文伯海棠)暖風(fēng)遲日透香肌。春到柳邊枝。曾見酒紅潮頰,玉人初出羅幃。東坡何處,朱唇翠袖,空想芳姿。爭似濡須太守,看花仍賦佳詞。
- 寓言赤肉團(tuán)終當(dāng)敗壞,臭皮袋死尚貪癡。生憎銅鏡催白發(fā),殘著珠襦待赤眉。高筑迷樓愁鬼瞰,多為疑冢怕人知。吾評(píng)裸葬尤堅(jiān)久,來往何曾掛一絲。
- 邯鄲驛長安大道走邯鄲,倚瑟佳人悵望間。若見膻腥似今日,漢宮何用憶關(guān)山!
- 臥龍岡作象床寶帳悄無言,草得降書又幾番?兩表涕零前出塞,一官安樂老稱藩。祠官香火三間屋,大將星辰五丈原。異代蕭條吾悵望,斜陽滿樹暮云蘩。
- 柳梢青孺子風(fēng)流,孟嘗門地,合下相當(dāng)。俏似年時(shí),送他織女,來嫁牛郎。滿堂珠履飛觴。看花燭、迎歸洞房。海誓山盟,從今結(jié)了,永效鸞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