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石類:怪石類似
槎chá:木筏。
狎xiá:接近;親近。
同賦山居七夕問答
問:《同賦山居七夕》的作者是誰?
答:同賦山居七夕的作者是李嶠
問:同賦山居七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同賦山居七夕是唐代的作品
問:同賦山居七夕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出自 唐代李嶠的《同賦山居七夕》
問: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的下一句是 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
問:出自李嶠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嶠名句大全
- 酸棗令劉熊碑詩猗歟明哲。秉道之樞。養(yǎng)□之福。匪德之隅。淵乎其長。渙乎成功。政暇民豫。新我□通。用行則達(dá)。以誘我邦。賴茲劉父。用說其蒙。澤零年豐。黔首歌頌。
- 疏影(題賓月圖)雪空四野,照歸心萬里,千峰獨(dú)立。身與天游,一洗襟懷,海鏡倒涌秋白。相逢懶問盈虧事,但脈脈、此情無極。是幾番、飛蓋追隨,桂底露衣香濕。閑款樓臺夜色。料水光未許,人世先得。影里分明,認(rèn)得山河,一笑亂山橫碧。乾坤許大須容我,渾忘了、醉鄉(xiāng)猶客。待倩誰、招下清風(fēng),共結(jié)歲寒三益。
- 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截斷浙東云,朝昏變奇狀。平生采芝心,復(fù)此一惆悵。
- 御苑采茶歌十首修貢年年采萬株,只今勝雪與初殊。宣和殿里春風(fēng)好,喜動天顏是玉腴。
- 上馮使君渡水僧障子跣足拄巴藤,潺湲渡幾曾。盡權(quán)無著印,不是等閑僧。熊耳應(yīng)初到,牛頭始去登。畫來偏覺好,將寄柳吳興。
- 漫興驢鳴有何好,晉人多愛之。胡不大堤上,隔花聽馬嘶。胡不茅屋下,帶月聽荒雞。我疑古之狂,矯世本尚奇。蠟屐柳下鍛,結(jié)髦劍首吹。端是味無味,以待知者知。滿腔浩然氣,抑郁無所施。引頸一長鳴,萬里風(fēng)云悲。敢問駟與驄,立仗夫何為。
- 屈原塔在忠州,原不當(dāng)有塔于此,意者后人楚人悲屈原,千歲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fēng)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yīng)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名聲實(shí)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jié)。
- 送張少卿赴召十首光芒先已動臺躔,子舍修書正妙年。奏對八磚看白日,文章萬選敵青錢。
- 紅窗迥五千言,二百字。兩般經(jīng)秘,隱神仙好事。靈中省悟徹玄機(jī),結(jié)金丹有自。得一惺惺,通不二處,逍遙景致。超然永遂。共紅霞、同彩云歸,
- 已亥雜詩 173碧澗重來薦一毛,杉柟喜比往時高。故人地下仍相護(hù),驅(qū)逐狐貍賴爾曹。
-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臺。——— 白居易庭松
- 堂上壽觴淋浪滿,欄邊佳菊似疑開——— 蔡襄九日許當(dāng)世以詩見率登高
- 看來負(fù)郭三千頃,不似傳家一卷書——— 陳宓讀先君新第落成詩有感因韻書示蒙孫
- 平生不解淵明語,菊卻猶存徑卻荒——— 楊萬里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菊徑
- 一時豪俊,風(fēng)流濟(jì)濟(jì),酒朋詩敵——— 趙以夫桂枝香(四明鄞江樓九日)
- 不學(xué)操縵求安弦,玉清道士來臨川——— 魏了翁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
- 十三萬人齊解甲,寡婦孤兒俱北行——— 張憲咸淳師相
- 今茲垂九十,謝事居海涯,戴星理農(nóng)業(yè),未嘆筋力衰——— 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 四雄英烈風(fēng),精誠凌白虹——— 高斯得讀荊軻傳
- 盡酌金樽十分勸。——— 佚名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