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問答
問:《再和》的作者是誰?
答:再和的作者是程公許
問:再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再和是宋代的作品
問:聞道溪橋澁欲乾,黃昏縞袂不禁寒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聞道溪橋澁欲乾,黃昏縞袂不禁寒 出自 宋代程公許的《再和》
問:聞道溪橋澁欲乾,黃昏縞袂不禁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聞道溪橋澁欲乾,黃昏縞袂不禁寒 的下一句是 愛之不見空搔首,玉立亭亭可得干。
問:出自程公許的名句有哪些?
答:程公許名句大全
- 再題小西湖記得臨風玉樹前,聽詩長愛思飄然??蟻碇亟Y鷗盟否,新有湖亭八九椽。
- 初秋寄友人閑夢正悠悠,涼風生竹樓。夜琴知欲雨,曉簟覺新秋。獨鳥楚山遠,一蟬關樹愁。憑將離別恨,江外問同游。
- 眼兒媚夢魂不踏正牙班。直作五云閑。簡編真樂,塤篪雅韻,菽水清歡。都將瞥忽榮華事,春夢曉云看。只期他日,實愿受用,大耐高官。
- 贈柳生流落人間柳敬亭,消除豪氣鬢星星。江南多少前朝事,說與人間不忍聽。
- 會噲岑山人(戊寅仲冬六日)渝州江上忽相逢,說隱西山最上峰。略坐移時又分別,片云孤鶴一枝筇。
-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祖宗舉賢良,充賦多名儒。執(zhí)事惡言者,此科為之無。雖有仲舒錯,或橫江潭魚。果欲鳴鳳至,還當種椅梧。
- 挽時僉判靈辰不留兮,挽者何悲。羌茂行之皎皎兮,而今已而。惟孝友百行之首兮,何習俗之日醨。惟不虧其降衷兮,何足尚乎浮辭。靈辰不留兮,斯人永歸。薤露一聲兮,行人淚垂。
- 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漫郎古邑埋蒿萊,五柳合抱何人栽。浯溪未作天寶頌,爽氣已壓南昌梅。蘇公鄧公先后到,一時玉立高嵬嵬。扁舟載酒渡江水,千山軟翠昏樓臺。洼尊抔飲追太古,云荒石老無紛埃。歸來玉署念赤避,側身西望銀濤堆。英辭杰句相震發(fā),尚記野鳥窺空罍。只今卻數(shù)未百載,蟲篆想見留巖隈。中原膻腥雜夷夏,淮北城壘生莓苔。公乎天與濟世具,曷不手引梟鸞開??者z筆力配元祐,頓覺紙上千軍摧。禁中頗牧知在即,號令前日頒風雷。丹青元向大羽出,貂蟬要兜鍪來。數(shù)公文字雖勝絕,莫使變作離騷哀。
- 酬王維春夜竹亭贈別標簽:竹子山月隨客來,主人興不淺。今宵竹林下,誰覺花源遠。惆悵曙鶯啼,孤云還絕巘。
- 休沐述懷寄秘閣錢少卿風號電笑雨平階,紈素微涼暗入懷。晝枕乍成園吏夢,晨蔬聊學太常齊。名慚引籍通丹地,心愧移文刻翠崖。大隱金門猶自適,日親方朔聽詼諧。
- 笙簫寥寂,樓閣玲瓏。——— 洪邁十二時/憶少年
- 跨鞍驚髀骨,數(shù)帶減腰圍——— 歐陽修歲暮書事
- 見說玉華詩老,袖有忘憂萱草,牛背穩(wěn)於船——— 元好問水調歌頭 少室玉華谷月夕,與希顏欽叔飲,
- 昔嗜梁臺選,仍耽郢士騷——— 孫巖酬趙隱君還予詩稿之作因來韻增至二十四用柳
- 俠客有謀人不測,三尺鐵蛇延二國。——— 元稹雜曲歌辭·俠客行
- 想東山謝守,綸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 晁補之水龍吟
- 峭厓屏列翠,急澗玉鳴環(huán)——— 周伯琦九月一日還自上京途中紀事
- 舊學開宏構,斯文聳奧區(qū)——— 宋庠故相國沂公建設學官實寵茲土近聞生徒寖盛姑
- 如今無奈,七十二峰,劃地云深——— 盧祖皋丑奴兒慢/采桑子慢
- 空感迢迢事,榮歸在幾年——— 朱慶馀夏末留別洞庭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