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
笑溪山。
幾時閑。
更覺桃源,人去隔仙凡。
萬壑千巖樓外雪,瓊作樹,玉為欄。
倦游回首且加餐。
短篷寒。
畫圖間。
見說嬌顰,擁髻待君看。
二月東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殘。
注釋
萬壑千巖:形容峰巒、山谷極多。
嬌顰:謂蹙眉含愁的媚態(tài)。
擁髻:謂捧持發(fā)髻,話舊生哀。
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問答
問:《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的作者是誰?
答: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的作者是辛棄疾
問: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是宋代的作品
問: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亂云擾擾水潺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亂云擾擾水潺潺 出自 宋代辛棄疾的《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
問:亂云擾擾水潺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亂云擾擾水潺潺 的下一句是 笑溪山。
問:出自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賞析
作者送元濟之歸豫章的詞有兩首。除這首外,還有一首《鷓鴣天》。兩相比較,似乎這首詞更閑逸,更富有詩情畫意。詞的上片寫送別之景。以“人去隔仙凡”為界,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邊三句寫近景。言陣雨過后,天上亂云飛渡,擾擾攘攘;山澗溪水潺潺,淙淙作響,山下溪中,一派喧鬧的景象。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幽閑一點。表現了對塵世紛擾的厭惡,對仙家清靜的向往。作者自注說:“桃源乃王氏酒壚,與濟之作別處”?!案X”二句為過渡句。是說以此為界,近處,則塵世喧囂紛擾;而遠處,猶如人間仙境。從結尾三句看,作者送別元濟元之的時間在農歷二月,乍暖還寒時候,山上積雪未消。故“萬壑”三句是說,酒樓之外,千巖萬壑,為積雪所覆蓋,“瓊作樹,玉為欄”,和瑤池一般,真乃人間仙境。為下片寫“倦游回首”烘托了氣氛。詞的下片寫送別之情。開頭一句寫殷勤送別之意。“倦游回首”言辭官歸里;“且加餐”言心情雖然不好,還是要保重身體,多吃一點。“短篷寒,畫圖間”,寫其歸程。言乘坐小船,行進在寒煙之中,真像生活在畫中一樣,令人陶醉,心曠神怡?!耙娬f”句寫其歸后家庭生活。言嬌妻美妾正擁髻以待,向君傾訴衷腸。前著“見說”二字,化實為虛,虛虛實實,更靈動有趣。末后三句寫其歸游東湖。既照應詞題,點出元濟之歸去的時間和地點,又描寫了柳嫩梅殘的初春景色,以景結情,瀟灑有致。
- 雜歌謠辭。雞鳴曲星稀月沒上五更,膠膠角角雞初鳴。征人牽馬出門立,辭妾欲向安西行。再鳴引頸檐頭下,月中角聲催上馬。才分地色第三鳴,旌旗紅塵已出城。婦人上城亂招手,夫婿不聞遙哭聲。長恨雞鳴別時苦,不遣雞棲近窗戶。
- 寄是正字正字蕓香閣,經過宛如昨。幽人竹桑園,歸臥寂無喧。高鳥能擇木,羝羊漫觸藩。物情今已見,從此欲無言。[一作孟浩然詩]
- 閑夜二首道侶難留為虐棋,鄰家聞說厭吟詩。前峰月照分明見,夜合香中露臥時。此身閑得易為家,業(yè)是吟詩與看花。若使他生拋筆硯,更應無事老煙霞。
- 【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賞春梨花白雪飄,杏艷紫霞消。柳絲舞困小蠻腰,顯得東風惡。野橋,路迢,一弄兒春光鬧。夜來微雨灑芳郊,綠遍江南草。蹇馬胃山翁,輕衫烏帽,醉模糊歸去好。杖藜頭酒挑,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兒童笑。
- 次安溪趙簿云津閣韻兼旬積雨截晴虹,洗出溪出罨畫中。別浦漁歌來暝色,長橋人語半秋空。吏閑剩得三更月,民阜多逢五日風。作計追陪今恐后,杯盤隨意底須豐。
- 東巖施頭陀所隱也頭陀唐人初居郡之奉對寺太勝地憶屢到,變革非昔年。律居掃積陋,禪房侈舊觀。老衲不可見,遺事故老傳。使君擅一壑,憑愚妄自賢。定心初不搖,蚊虻卒飛前。赫然漲蛙腹,欲以火燎天。一笠渡清波,絕壁守兩斑。游戲出小異褫駭飛殘魂。慢敬汝則勞,道力屹如山。一笑置勿問,爐薰裊輕煙。洗盞酌石溜,吻頰冰雪寒。卻憶飛泉句,泫然思老仙。
- 清平樂鳳樓人獨。飛盡羅心燭。夢繞屏山三十六。依約水西云北。曉奩懶試脂鉛。一紂鸞髻微偏。留得宿妝眉在,要教知道孤眠。
- 夢中反古菖蒲百上生菖蒲,一寸十二節(jié)。仙人勸我食,再三不忍折。一人得飽滿,余人皆不悅。已矣勿復言,人人好顏色。
- 解城條山萬仞云根泉,清泠濯我足。森森滄爪甲,凜凜寒肌肉。來初自試探,坐久頻舒縮。觸開浪花白,踏破苔衣綠。肺俯亦清泠,形影相照燭。忽罷避游魚,未歸妨渴鹿。懼濁遠泥沙,就陰憐草木。浸潤易調暢,狎翫難羈束。欲伐我未能,先起人何速。此會高且閑,愿繼漁父躅。
- 王殿丞舉通判桂州科名得玉向昆邱,家世長淮入海流。通籍殿中鉤盾省,頒條嶺外桂林州。漢皇前席期清夜,楚客歸帆指素秋。父老歡聞鄰郡政,壺漿千里待鳴驅。
- 10迪士尼公主奇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