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鳳凰形發(fā)髻盤成空花,裊娜腰肢溫潤輕柔。轉(zhuǎn)移變換蓮步,像漢宮趙飛燕那般美艷風流。黿鼓疾響演奏《梁州》舞曲,隨舞曲翻飛繡著鷓鴣的春羅衣袖。送上錦緞纏頭,情郎哥錯認成風前的春柳。
注釋
飛燕:用西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典故.
鼉(tuó)鼓:用鼉皮蒙的鼓。鼉,即揚子鱷。梁州:指《梁州》大曲。
劉郎:一般采用劉晨、阮肇天臺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
駐馬聽·舞問答
問:《駐馬聽·舞》的作者是誰?
答:駐馬聽·舞的作者是白樸
問:駐馬聽·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駐馬聽·舞是元代的作品
問: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 出自 元代白樸的《駐馬聽·舞》
問: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 的下一句是 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
問:出自白樸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樸名句大全
駐馬聽·舞賞析
“駐馬聽”是這首小令的曲牌。這首小令描寫人體造型的藝術(shù)魅力。全曲緊扣著舞姿來寫?!傍P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從發(fā)式和體形兩者點染舞者的精致裝飾和天生麗質(zhì)。“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泵鑼懳枵叩木唧w形象。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征,用輕衫飄舞、蓮步輕移、羅袖翻飛的動態(tài)形象,和漢宮趙飛燕“舊風流”的恰當聯(lián)想,以及突出鼉鼓頻催、《梁州》大曲伴唱的舞樂特點,簡練、準確而又生動地描繪了舞姿的優(yōu)美和場面氣氛的熱烈。“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用作為觀眾代表的“劉郎”眼光,用他“錯認風前柳”的幻覺形象,渲染、強調(diào)了舞者留給觀眾的難忘印象。
這首小令寫法極其夸張,強調(diào)了舞蹈藝術(shù)的感染力量,使人有如見如聞之感,其用語之典雅、清麗也增強了藝術(shù)感染力。
- 池邊菊綠池遶逕幾千栽,準擬登高泛酒杯。未到重陽歸闕去,金英寂寞為誰開。
- 和襲美重玄寺雙矮檜可憐煙刺是青螺,如到雙林誤禮多。更憶早秋登北固,海門蒼翠出晴波。
- 鷓鴣天(和劉長孺有贈)裊裊云梳曉髻堆。涓涓秋凈眼波回。舊家十二峰前住,偶為襄王下楚臺。閑院靜,小桃開。劉郎前度幾回來。東風易行云散,花里傳觴莫謾催。
- 又和單丞詠梅樹杪風來玉佩驚,仙香遠勝市廛清。細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 雜曲歌辭。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 酌別張子元二首南士如君幾,妙處方寸境。撐腸五千卷,落筆擅三影。喜談狂朱云,恥作諛谷永。憂時點髭雪,未肯疎鑷鏡。摩挲匣中龍,起視斗牛耿。每同畫灰語,寒夜僮仆屏。吾儕期歲晏,世俗任炎冷。江亭揮別酒,謔笑斗機警。景文兄弟情,畝異禾同穎。日邊多便驛,頻書來越嶺。
-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花間預想到家時,筍蕨堆盤薦酒卮。點檢兒童參小學,招呼朋友說新詩。
- 次洪監(jiān)簿惠詩韻五首莫嗟官路昧通津,舉世滔滔豈識真。早晚青云如直上,正須文字為藩身。
- 依韻奉和判府司徒侍中賞西禪院牡丹之什花蒙一顧重長安,從此時人洗眼看。留艷徘徊供燕席,飛香迤邐上貂冠。露苞含曉宜三嗅,風朵搖春似七盤。便好移歸東閣種,免教來歲隔欄干。
- 春日絕句門前喚擔買芳菲,白發(fā)猶堪插一枝。舊厭蛙聲今喜聽,墻陰特地作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