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秋懷三首之三問答
問:《江夏秋懷三首之三》的作者是誰?
答:江夏秋懷三首之三的作者是賀鑄
問:江夏秋懷三首之三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江夏秋懷三首之三是宋代的作品
問:此身豈復(fù)系西東,流浪江湖伴塞鴻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此身豈復(fù)系西東,流浪江湖伴塞鴻 出自 宋代賀鑄的《江夏秋懷三首之三》
問:此身豈復(fù)系西東,流浪江湖伴塞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此身豈復(fù)系西東,流浪江湖伴塞鴻 的下一句是 曲突非圖三爵客,直鉤何羨六鰲翁。
問:出自賀鑄的名句有哪些?
答:賀鑄名句大全
- 句昔見漳濱臥,言將人事違。今逢慶誕日,猶謂學(xué)仙歸。棠棣花重發(fā),鴒原鳥再飛。德比代云布,心如晉水清。第四卷
- 凱歌十首呈賈樞使將謂長淮已蕩平,豈知什塹又顛坑。從今莫近他城子,怕有南人夜斫營。
- 游龍山名山久相望,今日為著屐。到寺第一義,古松互蟠屈。一一龍蛇形,風(fēng)雷氣蕭瑟。纓絡(luò)檜兩株,皆數(shù)百年物。燈耿青熒熒,像設(shè)暗金碧。空廊極徘徊,老屋共崒兀。僧房小槃礴,西原訪泉石。于其最幽絕,似可便筑室。因而思古人,多有愛山癖。要之亦何為,一賞事已畢。上方不及登,尚或俟他日。無非會(huì)心處,妙同箭鋒直。山靈謂何如,移文茲不必。作詩留山中,并可告來轍。
- 晚泊松江落日停橈古渡邊,古今蹤跡一蒼然。平沙盡處云藏樹,遠(yuǎn)吹收來水定天。正困東西千里路,可憐瀟灑五湖船。如何不及前賢事,卻謝鱸魚在洛川。
-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我自憐人丑,人方笑我愚。身生豫讓癩,背發(fā)范增疽。已愧功臣傳,猶堪烈士書。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 房中思新桂如蛾眉,秋風(fēng)吹小綠。行輪出門去,玉鑾聲斷續(xù)。月軒下風(fēng)露,曉庭自幽澀。誰能事貞素?臥聽莎雞泣。
- 雜詠一百首兒寬茂陵輕樸學(xué),寬對(duì)乃忻然??谥櫿勅瑫耪f一篇。
- 中秋近愿晴春風(fēng)秋月久交游,少壯論心今白頭。二子倘無相棄絕,從今但乞十中秋。
- 園中秋夕季秋哉生明,風(fēng)露正凄冷。放翁澹無事,樂此清夜永。饑鷹棲不穩(wěn),勁翅起東嶺。湖邊千樹柳,何處寄幽影?人生寓宇內(nèi),俯仰一炊頃。此心無媿負(fù),簞食均五鼎。許身輩稷契,終亦輸箕潁。天風(fēng)倘可乘,采蓮登玉井。
- 高士詠。荷蓧晨門荷蓧隱耕藝,晨門潛抱關(guān)。道尊名可賤,理愜心彌閑?;燠E是非域,縱懷天地間。同譏孔宣父,匿景杳不還。
- 當(dāng)其在時(shí)或問法,俯首無言心自知。——— 蘇軾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
- 曉下祠壇多寄詠,衣冠方侍大明宮——— 梅堯臣次韻和長文禖祀郊外見寄并呈韓子華
- 寒莢著天榆歷歷,凈華浮海桂團(tuán)團(tuán)。——— 王安石嶺零
- 已撞禪月鐘,請(qǐng)振普公鐸——— 張镃次韻酬铦上人二首
- 愁至愿甘寢,其如鄉(xiāng)夢(mèng)何——— 宋之問別之望后獨(dú)宿藍(lán)田山莊
- 此意盡豪哪易遂學(xué)龍吟、屈煞床頭鐵——— 陳維崧冬夜不寐寫懷,用稼軒、同父倡和韻
- 鴛瓦霜明,繡簾煙暖,和氣容與——— 楊無咎永遇樂
- 嗟鱗沈雁斷,水遙山邈——— 楊無咎解連環(huán)
- 刀筆素推高,鋒芒久無敵——— 劉長卿送元八游汝南
- 傳呼一何急,人馬從車奔——— 蘇軾用定國韻贈(zèng)其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