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二十年來歷經(jīng)滄?;茧y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別各自西東。
如果皇恩浩蕩允許回家種地,晚年就日夕相處做鄰居老翁。
注釋
夢得:即唐代文學(xué)家劉禹錫,“夢得”是他的字。
二十年來:柳宗元和劉禹錫二人同時中進(jìn)士,到作此詩時已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
岐(qí)路:岔路?!读凶印ふf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氏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br />皇恩:皇帝的恩德?!段倪x·張衡〈西京賦〉》:“皇恩溥,洪德施。”李善注:“皇,皇帝。”歸田:謂辭官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端囄念惥邸肪砹龝x魯褒《錢神論》:“諺曰:官無中人,不如歸田?!?br />晚歲:晚年。唐杜甫《羌村》詩之二:“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编徤幔亨従??!逗鬂h書·陳忠傳》:“鄰舍比里,共相壓迮。”
重別夢得問答
問:《重別夢得》的作者是誰?
答:重別夢得的作者是柳宗元
問:重別夢得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重別夢得是唐代的作品
問:重別夢得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出自 唐代柳宗元的《重別夢得》
問: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的下一句是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dāng)為鄰舍翁。
問:出自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重別夢得賞析
這首詩寫臨岐敘別,情深意長,不著一個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靜中蘊蓄著深沉的激憤和無窮的感慨。“二十年來萬事同”,七個字概括了他與劉禹錫共同經(jīng)歷的宦海浮沉、人世滄桑。二十多年來,他們在永貞改革的政治舞臺上“謀議唱和”、力革時弊,后來風(fēng)云變幻,二人同時遭難,遠(yuǎn)謫邊地;去國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卻又再貶遠(yuǎn)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們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造成了這一對摯友“二十年來萬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詩人慨嘆不已的不僅是他們個人出處的相同,還有這二十年來朝廷各種弊政的復(fù)舊,劉禹錫深深理解柳宗元的這種悲哀,所以在答詩中抒發(fā)了同樣的感慨:“弱冠同懷長者憂,臨岐回想盡悠悠。”他們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東流,今朝臨岐執(zhí)手,倏忽之間又將各自東西,撫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敖癯倍謱懗隽嗽娙藢ψ詈笠豢滔嗑鄣牧魬?,“忽”字又點出詩人對光陰飛逝、轉(zhuǎn)瞬別離的驚心?!拔鳀|”非一般言別套語,而是指一去廣東連縣,一去廣西柳州,用得正切實事。
由于是再度遭貶,詩人似乎已經(jīng)預(yù)感到這次分別很難再有重逢的機會,便強忍悲痛,掩藏了這種隱約的不祥預(yù)感,而以安慰的口氣與朋友相約:如果有一天皇帝開恩,準(zhǔn)許他們歸田隱居,那么他們一定要卜舍為鄰,白發(fā)相守,度過晚年。這兩句粗看語意平淡,似與一般歌詠歸隱的詩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贈劉員外》中,詩人又一次問劉禹錫:“今日臨岐別,何年待汝歸?”就可以明白詩人與劉禹錫相約歸田為鄰的愿望中深蘊著難舍難分的別愁離恨和生死與共的深情厚誼。身處罻羅之中而向往遺世耦耕,是封建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遠(yuǎn)禍之道和消極抗議的辦法。因此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種譏刺的意味?!叭粼S”二字卻說明目前連歸田亦不可得,然而詩人偏偏以這樣的夢想來安慰分路的離愁,唯其如此,詩人那信誓旦旦的語氣也就更顯得凄楚動人。
這首詩以直抒離情構(gòu)成真摯感人的意境,寓復(fù)雜的情緒和深沉的感慨于樸實無華的藝術(shù)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憤而憤意自見。語似質(zhì)直而意蘊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結(jié)。蘇東坡贊柳詩“發(fā)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澹泊”,這也正是這首小詩的主要特色。
- 訪韓司空不遇圖畫風(fēng)流似長康,文詞體格效陳王。蓬萊對去歸常晚,叢竹閑飛滿夕陽。
- 南歌子(戊午重九)朱實盈盈露,黃花細(xì)細(xì)風(fēng)。龍山勝集古今同。斷送一年秋色、酒杯中。鴨腳供柔白,雞頭薦嫩紅。量吞云夢正能容。試問具區(qū)何處、浙江東。
- 為饒計使題煌煌使者軒,新扁煥群目。周爰遠(yuǎn)有華,不可居無竹。天風(fēng)泠然來,云氣滃而簇。知君子猷趣,一笑等榮辱。每云安樂窩,似勝相州纛。憑欄對此君,竟日玩不足。余亦慕姱節(jié),時時賦猗綠。閒思載醪去,悠悠想九曲。新詩帶仙姿,霞餐謝粱肉。原言植梅友,疎影橫水澳。
- 桂隱紀(jì)詠竹橋新篁故蒙叢,惡草剛薈醫(yī)。刪薙似少恩,成渠玉無際。
- 書摩崖碑后春風(fēng)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祿兒。九廟不守乘輿西,萬官已作鳥擇棲。撫軍監(jiān)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事有至難天幸耳,上皇躕蹐還京師。內(nèi)間張后色可否?外間李父頤指揮。南內(nèi)凄涼幾茍活,高將軍去事尤危。臣結(jié)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鵑再拜詩。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賞瓊琚詞。同來野僧六七輩,亦有文士相追隨。斷崖蒼蘚對立久,凍雨為洗前朝悲。
- 懷王美理發(fā)侵霜白,酡顏借酒紅。故人千里別,何日一樽同!魂夢徒勞蝶,音書不見鴻。抱琴雖有意,無語倚西風(fēng)。
- 四言欲調(diào)無箏,欲撫無琴。赤口白舌,何以寫心。詠歌不足,絲竹勝肉。漸近自然,難傳衷曲。如春在花,如鹽在水。如無卻有,悒悒莫解。繭中有腎,化蛾能飛。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 席避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桂香浮半月,蘭氣襲回風(fēng)。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佇將文綺色,舒卷帝王宮。
- 春晚舍南舍北草萋萋,原上行人路欲迷。已是春寒仍禁火,楝花風(fēng)急子規(guī)啼。
- 芭蕉靜遶綠陰行,聞聽雨聲臥。還有感秋詩,窗前書葉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