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觀山水重在形勢之勝,襄陽之美超過會稽。
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從未來攀陟。
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眾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朗的日子一經登上峰頂,極目遠眺果然無邊無際。
云夢澤只有手掌一樣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撲朔迷離。
黃昏后騎馬下山歸來,透過藤蘿明月映在深溪里。
注釋
望楚山:在湖北寰陽。傳說周時,秦與齊、韓、魏攻楚,曾登此山以望楚,故名。
形勝:優(yōu)美的風景。
會(kuài)稽(jī):地名,秦置會稽郡,治所在吳縣,地當在今江蘇東南部及浙江西部。隋開皇九年(589)析山陰縣置會稽縣,唐因之。
攀躋(jī):攀登。
登陟(zhì):登上。
端倪:邊際,頭緒。
云夢:澤名。
武陵:此處當代指桃花源。
蘿月:藤蘿間的明月。
登望楚山最高頂問答
問:《登望楚山最高頂》的作者是誰?
答:登望楚山最高頂的作者是孟浩然
問:登望楚山最高頂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登望楚山最高頂是唐代的作品
問:登望楚山最高頂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出自 唐代孟浩然的《登望楚山最高頂》
問: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的下一句是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
問:出自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登望楚山最高頂賞析
② 武陵:今湖南常德。
③ 映:一作“在”。
詩以議論發(fā)端。開始兩句說,要論山水的優(yōu)美,襄陽遠遠勝過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會稽是古代越國的都城,以山水秀麗著稱。孟浩然剛從越地而歸,拿襄陽山水與會稽比較,是很自然的。前二句傳達出山是故鄉(xiāng)美的熱愛故鄉(xiāng)之情。筆鋒一轉,詩人的筆落在望楚山上。孟浩然喜愛游覽,一生踏遍了襄陽的山山水水,這座望楚山卻一直沒有登覽過。寫未登望楚山,是為了下文寫登望楚山。這樣寫是突出望楚山在詩人心中的地位。
五六句寫遠望望楚山。望楚山的石崖像刀劈那樣陡峭,周圍的山都伏在望楚山腳下。詩前句用比喻,后句用比較,表現(xiàn)望楚山的陡和高。七句到十句寫登望楚山。在晴朗的天氣里登上望楚山,極目遠眺,一直看到天的盡頭。從看得遠寫望楚山的高,這是從虛處落筆,讓讀者充分發(fā)揮想象,后兩句再從實處寫。極目南望,巨大的云夢澤只有巴掌大小,而桃花源隱在迷迷蒙蒙的花中。云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湖泊,橫于大江南北,方圓九百里。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沿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毕尻柺墙裉旌毕宸?,即使望得再遠,也不可能望見湖南的夢澤和桃源,而且滄桑變換,唐時云夢已大多成為陸地,名存實亡。詩利用視覺的近大遠小,把千里大的云夢縮成巴掌大小,把本來不可見的桃花源寫得隱約可見,正是通過想象與夸張,渲染望楚山之高。一般詩寫山高都是盡力夸張山如何高聳入云,而這里將云夢武陵縮小,作為望楚山的陪襯,不落窠臼,別有意趣。這樣,詩在表現(xiàn)望楚山高的同時,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高遠博大的胸襟。這兩句詩文辭優(yōu)美,詩意盎然。
入夜,詩人才下山回家,足見詩人游興之高,足見望楚山之令人流連忘返。接著詩人又由下山宕開,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月夜山溪圖:駿馬踏著銀色的月光,從山上奔馳而下;月兒透過薛蘿映在深深的溪流上,宛如沉璧。
詩以描寫望楚山的高峻和登山的所見,描繪襄陽的江山形勝之美。詩格調沖淡,就中又“文采豐葺”(殷璠《河岳英靈集》),顯出似淡實腴,“采秀內映”(《河岳英靈集》)的特色。
- 和沈次韓春日郊行二首山色新晴一蘸青,隔溪無數野花明。杞苗荻筍肥應美,採掇何妨趁晚烹。
- 望人家桃李花山源夜雨度仙家,朝發(fā)東園桃李花。桃花紅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復南陌。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棄置千金輕不顧,踟躕五馬謝相逢。徒言南國容華晚,遂嘆西家飄落遠。的皪長奉明光殿,氛氳半入披香苑。苑中珍木元自奇,黃金作葉白銀枝。千年萬歲不凋落,還將桃李更相宜。桃李從來露井傍,成蹊結影矜艷陽。莫道春花不可樹,會持仙實薦君王。
- 對鏡少年鑒止水,自喜顏色好。如今對明鏡,但覺增老丑。老丑將奈何,行當就枯朽。古來圣與達,閱紀誰長久。仙藥不可求,紅顏復何有。嵇阮真可人,沉冥一杯酒。
- 田家 其四雞唱三聲天欲明,安排飯碗與茶瓶。良人猶怒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曉星。
- 端午帖子詞皇帝合雨晹皆應節(jié),和氣滿平疇。欲識天顏喜,農家麥有秋。
- 送殷侍御赴同州馮翊蒲西郡,沙岡擁地形。中條全離岳,清渭半和涇。夜暮眠明月,秋深至洞庭。猶來交辟士,事別偃林扃。
- 峨眉亭白酒雙銀瓶,獨酌峨眉亭。不見謫仙人,但見三山青。秋色淮上來,蒼然滿云汀。欲將十五弦,彈與蛟龍聽。
- 跋余伯益所藏張欽夫書西銘短紙二首橫渠方寸著乾坤,傅到南軒更莫論。四海交朋霜葉落,半張翰墨雪濤翻。
- 春日雜賦羈懹病思正厭厭,詩卷漁竿信手拈。老境何嘗忘一笑,春風也解到窮閻。殘花滿地無余萼,新筍掀泥已露尖。轉老轉窮君勿笑,態(tài)蹯魚腹豈容兼?
- 賀陸鹽允濟二首大手聊分八使車,腰叢六印益紆徐。圜扉鞠草刑無濫,萬灶熬波國有儲。航棧蠻琛紛絡繹,權衡選路不崎嶇。蒼生久郁為霖望,早晚徵書下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