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
五畝漸成終老計,九重新掃舊巢痕。
豈惟見慣沙鷗熟,已覺來多釣石溫。
長與東風(fēng)約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亂山環(huán)繞我的住所,江水侵襲我的屋門,長久以來我居住在淮南盡頭荒遠(yuǎn)的小村。
置下五畝薄田終老此地的計劃逐漸形成,朝廷新政掃除我昔日窠巢不留一點舊痕。
沙鷗豈止見慣我的身影,它早和我相熟,經(jīng)常來到江邊垂釣,坐的石臺也是半溫。
很久以前我就與東風(fēng)作好了今天的約定,當(dāng)美麗的梅花再度開放,我將重返朝廷。
注釋
環(huán)合:環(huán)繞。
盡處村:盡頭荒遠(yuǎn)的村子。
終老計:終老的計劃。
九重:指朝廷。
沙鷗熟:《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魅罩I希t鳥舞而不下也?!贝嘶闷涞?,謂甘心退隱忘掉機(jī)心。
釣石:垂釣時坐著的石頭。
東風(fēng),暗指君王。
暗香:指梅花。
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問答
問:《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的作者是誰?
答: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的作者是蘇軾
問: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是宋代的作品
問:亂山環(huán)合水侵門,身在淮南盡處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亂山環(huán)合水侵門,身在淮南盡處村 出自 宋代蘇軾的《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
問:亂山環(huán)合水侵門,身在淮南盡處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亂山環(huán)合水侵門,身在淮南盡處村 的下一句是 五畝漸成終老計,九重新掃舊巢痕。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賞析
這首詩作于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此時蘇軾在黃州。蘇軾在公元1081年(元豐四年),作《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作《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這年作此詩,仍用前韻,稱“復(fù)出東門”,指上一次正月二十日出東門尋春,這年再出東門尋春,在尋春里有希望朝廷再起用他的含意。
- 此張希良書齋去祖垅不百步扁曰望松取后山思老根憐蒼龍,芳粒長新穉。眷言丘中人,苓珀共千歲。晨瞻露華明,夕眺煙影翠。捫軀發(fā)深感,矯首落孤淚。思亭有名言,世守宜勿替。
- 再歸松溪舊居宿西林五粒松深溪水清,眾山搖落月偏明。西林靜夜重來宿,暗記人家犬吠聲。
- 押兵甲發(fā)谷口寄諸公曉澗青青桂色孤,楚人隨玉上天衢。水辭谷口山寒少,今日風(fēng)頭校暖無?
- 聞鳥聲有感小市提壼酤濁酒,東陂脫褲插青秧。歸來靜臥茅檐底,如覺閑中白日長。
- 送長安羅少府科名再得年猶少,今日休官更覺賢。去國已辭趨府伴,向家還入渡江船。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殘云遠(yuǎn)色鮮。在處若逢山水住,到時應(yīng)不及秋前。
- 青玉案(送張伯修赴宣府)玉驄已向關(guān)頭路。待攜取、功名去??犊桓杼胰~渡。囊書猶在,劍花未落,富有經(jīng)綸處。從軍緬想當(dāng)年賦??v局局翻新只如許。但恐歸來秋色暮。薰?fàn)t茗碗,葵根瓠葉,落莫燈前雨。
- 至日懷羅國賓官冷誰能送酒錢,江鄉(xiāng)節(jié)物倍蕭然。容顏一日老一日,人事一年經(jīng)一年。野仆竹輿侵曉出,病妻布被抱愁眠。甘心歸隱青巖下,閒共殘農(nóng)理廢田。
- 從幸翠芳亭觀橙祕苑群芳歇,仙橙瑞實黃。根非淮枳變,味冠禹苞嘗。宮掌遙分露,卿云別護(hù)霜。金垂枝杪重,星隱葉中光。土效無偏色,天吹不斷香。臨觀回羽葆,交薦?,幱x。給客誰矜蜀,論都謾記穰。堯仁均異賜,休氣滿簪裳。
- 趙君年十六作雨詩極奇驗可畏說之輒次韻和之天地綿綿寄一水,上有浮羽下累塊。時時出溢不自持,或蒙或渚物有底。人間妄見得雨名,穴居那解知其際。既久天地如卵毈,漏下涌上潛相繼。日雞月蟾喜潴污,力歛光明慳不費。茲復(fù)何時霖未休,萬牛高木同茅刈。朽屋欹傾嗟莫支,好逐苴浮連一穗。何處紅藥媚芳妍,但見土花爭點翠。被濕出門意憀栗,刺舟庭下卻車騎。茫然誰與散此愁,文定諸孫森葆翳。青青稚齒口鼻哽,滂沱苦語天工棄。趙生十四識嵇康,諒知前言非我戲。
- 雜詠百年禮樂逢休運,千里江山極勝游。那似鮑昭空寫恨,不為不粲只消憂。